第628页

沈宏志就算犯了再多的错,那也是在村里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孩子,是在大家眼皮底下一点一点长大的。和沈宏志年纪相仿的自家孩子才刚刚结婚,沈宏志却把自己作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该让杨小青难过伤心的吗?

等人群散去,沈卫民叫住沈肆,“他的活动范围内,你仔细搜查过了吗?确定只有他一个人?”

说起别的,沈肆还没话说。说起这个,他可有话讲了。沈卫民看他跃跃欲试,貌似挺激动,下意识把人拉到旁边,“你都看到了什么,具体和我说说。”

沈肆把自己知道的说完之后,沈卫民沉吟片刻:“四哥,要不你找几个人跟我再上趟山吧?”语气平静,虽然不确定联想对不对,但是他想去试试。

如果谜永远是谜,往后岁月里,他肯定会经常提起,总有一日,他会按捺不住好奇心,旧事重提,倒不如在最初的时候去做验证。

“嗯?”沈肆一时没有理解沈卫民啥意思。

“四哥,叫几个人带着铁锹在跟我上趟山吧。”沈卫民重复说道。

沈肆当上大队长之后,从来没有背离过沈卫民的意见。他年纪小,以大队长的身份在池山生产队内行走,有时候根本压不住生产队里的老人。后来他发现一个规律,当他和大家商量事情,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只要加上一句“三柱也是这么想的”或者“三柱子也是这个意思”,事情就会顺利好办许多。

或许大家都还没有发现,现在的沈卫民在沈家沟都举足轻重,没有人会不把他的意见当回事。沈卫民成功了,惠及乡里,不管是在长辈们还是在小位面跟前,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能人,他提出的意见那能是小儿科吗?就算最后不答应,也会在之前仔细考量。

沈肆日常拿三柱子当筏子,所以当沈卫民真正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他一般都不会拒绝。就像此时,他虽然不知道沈卫民要上山去干什么,还是喊了几个本家兄弟,都是年轻力壮的种田好手,跟着一块上山去。

他们去的不是别的地方,正是鸡鸭横死的地方。之前它们因为恶臭、恐怖,还要找自家虎子,沈卫民就没有仔细观察周围。现在瞧着倒是挺会选地方的。

沈卫民偏头和沈肆说了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