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页

沈卫民其实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这样的场合,多一个人不多, 少一个人不少,随他们去又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帮忙张罗全程事情的是吴林, 这是沈卫民没想到的,好像自从他让出座位之后,对方就一直没有离开。在点明事情真相之后,双方还能如此平和的来往。

不得不说, 两个人都不简单。

如果让池山生产队社员评价工厂组织的这次摆席, 那就是出手大方, 吃的尽兴。从东头到西头,沈卫民给各席都敬了酒。酒是赵姑娘牌自酿米酒,度数不高很是香醇。不过鉴于沈卫民的身体,他喝的早就被替换成了温水就是了。

今天天公作美,太阳高升并且无风, 虽然说当街吃席仍然冷。不过开席之时, 正巧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等散席,大家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不适。其实,就算条件再恶劣些, 能吃到肉和平常难见的菜色,大家依然会捧场。

沈卫民和大家伙儿的交流并不多,关于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未提一语。这次摆席已经完全昭显了食品加工厂的实力。关于之前大家私底下讨论的所谓工厂接到大订单,和省城各大工厂有合作的传言,他用最直观的方法证实。

席到正酣处,他们公布了一份红榜。红榜上写的是这段时间参与工厂生产发展的社员,前面是姓名,后面则是总工分。

“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这段时间各位社员对工厂的贡献额,早在最开始,我们厂长就已经承诺大家,工厂工分可以兑换粮食、粮票和钱。现在我说一下规则,兑换率和生产队是一致的,名单上的所有人从明日开始可以到工厂办公室找我、卫民或者是赵和,想兑换什么提前商量好,到时候合工作人员说一声就行了。”沈东林宣布。

这话一说,全村人都震惊了。

兑换率和生产队的一致,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也确实应该这样。毕竟不管是下田上工,还是在工厂工作,都是给公家干活。但是有一点,工厂给的工分比生产队这边足。拼死拼活在地里干活,一个成人壮年劳动力一天才能挣十个工分,但是给工厂送一筐果子,差不多就能拿到这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