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带着沈东林和沈诺自费出差来南方,主要是为了考察。在改革洪潮来临之前,过来做事前调查,南方各大城市都逛了一圈,只看他们现在灰扑扑的模样,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不久的后来他们会相继成为国际大都市。
好不容易出趟远门,当然少不了会朋友。
绕道海市,主要也是因为这个。
说来也巧,夏扬州、杨文也和李凯,现今都在海市任职。
“难得来趟海市,合该我们尽地主之谊才是。”李凯进门就说。
“凯哥,我们之间不必要这么客套吧?我临时通知就能约上李主任下馆子,传出去谁不说我句了不得。”现在整个海市,想约李凯吃饭恐怕能排到入海口,不提前预约,恐怕见不到面。
沈卫民的行程没有经过规划,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海市,出发前,他是给几个兄长打了声招呼,不过也是在昨天晚上才通知,今天中午他们就能能抽出空来,确实很给面子了。
李凯哭笑不得,“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他相信,只要沈卫民表明身份,约谁吃饭,对方都会给这个面子。凭借一己之力,整合全队生产力,拉动公社乃至全县的经济增长,甚至还影响到全国食品行业发展,这个名头打出去,谁不说一句沈厂长牛,偏偏当事人没有一点自觉。
沈卫民是不知道李凯的想法,要是知道,他依然不会有这个自觉。
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并不是他的工厂,是属于集体所有。沈卫民作为一个有觉悟、识时务的有志青年,办的事情当然绝对符合规定。
这些年,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所有员工出基本工资和奖励以及各项福利之外,其余盈利全部公用。首先,沈家沟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沟焕然一新。其次,驰援池县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就连最偏远的山村都有了路,通了电,有了学校,就比如池山西那个未经教化,野蛮的山村就大变了模样。最后,当然也少不了帮扶省内外弱势地区。
在池县,沈卫民确实算个人物,当然他也收到了回报,在之前的动荡中他们几乎未经人祸。但是走出池县,他算个鸟啊!
这点自知之明,沈卫民还是有的。
往后政策大变化,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必须顺势转型。和其他工厂不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转型并不会遭遇多少阻力,具体规划,他们已经打算好了,这次出来也是为以后做准备来了。
“三天前通电话就说快到了,之后一推再推,为了赴你的局,我推了三天加班。昨天上面布置了新任务,我这边刚答到,你就来电话了。你说你是不是克我。”夏扬州人未到声先至。
“夏大哥,”沈卫民站起来和他打招呼,然后看向他身后,“也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