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赵琪听沈卫民絮叨絮叨说完话,心疼都不行,她卫民哥看着光鲜亮丽,但是根基太浅。如果不是靠着先大哥的战友和朋友,他们这次连京市这个地都待不了。她也明白有些事情还真不是他们能管的,热心肠是一回事,无脑热心肠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又在医院住了几天,等医生说他们能回家,一家人才又回到胡同院子。

虽然在京市有几个朋友,不过总地来说,沈家在京市就像孤儿一样,几乎没有人会在意他们家怎么样。沈家人也乐得自在,窝在小院里自娱自乐。

沈卫民却觉得有些失落。

“生孩子是女人家大事,这月子得好好做,烙下病根可是一辈子的事。”李招娣开导老儿子,“没人上门再好不过了,等咱们回家的时候,天气好孬得暖和点儿,到那时候想干什么不行?”到那时候,孩子长得壮实了,儿媳妇也能见风了,出入都由他自个儿娘抱着,还能出什么差错不成?

沈卫民一想可不是这个理儿,婴儿脆弱的很,现在各方面护理都跟不上,一切还是小心为好。

京市终于晴了天!因为这个,李招娣一直夸她小孙孙有福气,虽然他太小见不了太阳,不过他的尿布能在太阳下晾晒晾晒,也是好事一桩。

沈卫民这几天也没闲着,继续在京市玩具厂工作,闲暇功夫,打听了不少博览会的消息。

出了正月,所有的交通正式恢复。二月初六,沈卫民和爹娘媳妇儿商量之后,正式踏上了回池县的路程。

他离家已经不少时候,如果家里没有活计还就罢了,他身上却挂着这么大一个工厂,虽然中间有七叔磨合,和他时常通电话,他不至于连工厂最近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但到底还是不如自己再身边踏实。

另外,眼看着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就要去海市参加商品博览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关乎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未来和发展,他不在旁边看着,根本放心不下。

沈卫民在池县火车站下车,离老远就看见过来接他的沈东林夫妇。

“七叔,七婶,你们过来了?”沈卫民上前几步,他走的时候准备了一车箱节礼,回来的时候却不过两个蛇皮袋。

沈卫民向来不是张扬的性子,说实话,虽然他儿子没有大办,不过交好的几家送来的贺礼都是极能拿出手的,但是有些东西不好摆在明面儿上。他手里拿的这两个蛇皮袋装的都是给亲戚朋友带来的京市土特产,是沈卫民利用这段时间对京市的探索自个购买的,其中当然少不了程大嫂的指示。

这要换了其他人,比较过沈卫民送节礼、收回礼的规模,指定得替他打抱不平。不过沈东林和田桐夫妇是什么人,俩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沈卫民去京市,就是到了别人的地盘,人家那都是什么身份地位,卫民的礼重三分才正常,能收到回礼就不错了,难道他们还指望人家照着沈卫民给京市置办节礼的标准,给沈卫民备礼?

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