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页

但就算是这样,一直到现在,老大老二还在背后琢磨着他爹他娘如何对不起他俩呢。每每听到这些,老太太都寒心的很。错失了前面十年,他们拿出了二十年来补偿,好像根本于事无补。

为了接班的事,家里闹得十分不好看,到最后振华看在他们老两口的面上妥协了,他接班,其他都归老大老二,那两年幺儿过得啥日子?老大老二也不想想,就算担子扔给他们,他们能接的住吗?

她经历过孩子阋墙的痛苦,当然不希望儿子儿媳妇重蹈覆辙。老三家这仨孩子不一心,不过父母做的也尽够了,家里给出的支持资本,长辈们不会厚此薄彼,但真正学成什么样,还得看自己。最后谁得到多少都各凭本事,他们老程家那是从鲜血里走出来的,总不能老爷子还活着他们就把家霍霍没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孩子啥样一起生活的爷奶和爸妈能不知道?她家仨孙子像极了她仨儿子,还不能确定小淼能不能成的时候,他们已经确定前边俩只能称平庸略下。

一个人只是平庸,起码还能守成。如果一个人连平庸都称不上,想一出是一出,人说一句信一句,这家迟早得败坏完。

那之后,仨孙子该怎么疼怎么疼,但是关于程家该怎么走下去,选谁接班,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要是她家大孙二孙像沈卫民一样通透,家里能弄成这样。

唉……

程老太太叹气。

沈卫民从刚刚就注意到老太太情绪不大对劲,他就没说话。要是知道老太太所想,沈卫民沈卫民必然是不相信的,老太太和谷晴晴都是心胸宽广的,刚刚程淼兄弟俩打的那样厉害,她们都能微笑以对,这可不是谁能做到的。

“你家老太也是个能人,她那一手字少说也有几十年的功力了,可见日常是用了功的。”程老太太是个有见识的,在这方面可比五大三粗的程老爷子懂得多。

程老太太出身世家,家传善画善书,她这一辈就她一个,根本没有传承下去。老早他还想着从孙子孙女中择人跟着她学艺,无奈天不遂人愿,前面两个儿子不亲近,连带着孙子孙女都躲得远远的。老三家这边,大孙二孙连上学都不稀得去,指望他们坐几个小时作画,简直是天方夜谭。

之后,老太太就盼望着小孙儿子有慧根。这个娃娃从小就沉稳,给个玩具玩一晌人都不带吭声的。上学后更是个乖乖牌,成绩那是一等一的好。那段时间,程老太太可高兴了,就指望小孙儿能给自己争口气,没成想幺儿领着他部队里走一趟就再没领回来,那一门心思就在入伍当兵上了。

为这事儿,老头子没少挖苦她。“哈哈,这才是我程家人,那死也要死在部队里。”

然后,老太太十天没让老头子进门。后来,老头子不敢说了,老太太还是心有不甘,对小孙儿那是威逼利诱,无奈对方每次都一声不吭。

前年,小孙儿去沈家沟做客,回来之后竟然开始练毛笔字了,这可把老太太惊喜的不行,满腔热血的制定计划立誓要把小孙儿培养成一个高雅的人。就算是入伍,那身上有几分儒生气也受欢迎啊。没成想除了练字儿,小孙儿其他都不愿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