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名知青中,这名高同志并不起眼,不过此刻的表态,却让沈肆对他刮目相看。伸手拍了拍高达的肩膀,“很好,有精气神儿,你好好干!看见那个工厂了吗?那是生产队副业,只有咱们生产队社员能进。你们现在也是生产队一员,如果表现的好,就有机会进那里工作,如果成为正式工,可是有正式编制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都很不错。”
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在外人看来是沈家沟的底气,在沈家人自己看来亦是。沈肆带着骄傲和他们炫耀,却让知青们大吃一惊。
他们在省城集合的时候知道自己会分配到哪个城市,到市里知道自己会分派到哪个县城,知道分配到池县,大家都挺高兴。谁不知道池县重工业发达,若干个工厂林立,其中几个去年还和京市玩具厂扯上了合作,就连省城很多工厂都羡慕不已,恨不得把机会抢过来安在自己身上,但是想也知道不可能。
到县城之后,大家知道自己会分去哪个公社哪个生产队。八个人被分到红池生产队,当时大家看他们的眼神就不一样,还有领导叮嘱他们好好干,有出路。没想到啊!一个生产队搞副业竟然搞出了一个工厂。
“不过,得事先声明,别以为去了工厂就可以不用上工。农忙时候,工厂会全面停工,所有人都要抢收粮食,你们还是得提前适应。”
三柱和七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副业就要有副业的样子,所以即使到现在,还是兑现着曾经的承诺。不是没有人提意见,虽然说秋收夏收需要全村人积极投入,不过也没到必须的程度,对照食品加工厂给村里带来的便利,粮食好像也不这么重要了。
不过,因为“特殊”这两个字,沈卫民专门召开了几次大会,明确告诉全体社员沈家沟食品加工厂不是特殊的,大家也不能把它和大厂划上对等,只当一般上工就行。
为此还把之前每月发工资的惯例改成了原本的每天记工分。积攒的工分,每三个月兑换一次钱票。之后,大家都顺着沈卫民说了,不过具体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站在这里做什么?怎么不过去看看,”沈东林离老远就看见沈卫民领着赵琪站在墙根儿,间或伸头看看不远处的沈肆和几名知青。
突然的声音吓了夫妻俩一跳,沈卫民吐口气,疏解了下情绪,“七叔吓着我了,您走路都没声音的吗?”接着又解释:“我是听说这边有情况,怕形成大矛盾,才过来看看。不过四哥既然有解决办法,我就不出去了,这本就是该他处理的事情。”
沈东林往不远处看了一眼:“听你的语气,他处理的还不错。”
“四哥聪明,天生有领导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刚才沈肆刚柔相济,该严肃的时候丝毫不马虎,把八名知青镇的死死的,何止是处理的不错?
也就是在他和七叔面前,四哥才吊儿郎当,很多事情都要过问他俩的意见。但其实他俩不在的时候,他什么都做得。
“七叔,你这是要回家?”通常这个点儿七叔不应该在工厂忙活吗?沈卫民也是在和七叔接触过程中才知道沈东林是个工作狂,等闲都不愿意回家的,今天这么早实属反常。
“家里有房子闲置,你大爷爷图热闹就报了个名,经考核通过了。他们不是在参观房间,我回家给开门。”沈东林淡淡的回答。
“呦呵!”沈卫民下意识就露出看热闹的表情,要说沈大爷爷现在最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沈东林的婚事。
沈东林已经老大不小了,放眼整个村里,像他这个年纪,孩子三四个都算是正常。不过因为他当过兵,年纪可以稍稍放松些,但是也不算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