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吃呢?我公婆之前最喜欢吃糖果子,我寻思着过年多买几斤,谁知道昨儿买回去之后,现在放家里碰都不碰。今儿抢两斤准备回头走亲戚用。”
两个妇女讨论声大了些,引起周围客人的纷纷附和。
柜台里的女销售员不乐意了。“爱买就买,不爱买就出去。我们都是在省食品厂进货,糖果子一直都是这个味儿。不喜欢你就别家买去,不过谅你也买不到第二家的,省城所有百货大楼、供销社都是一个地方供货。”
售货员表情倨傲,低眼看人。
进这个百货大楼的顾客大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他们不觉得自己矮人一头,现在看到售货员这样的态度,大家都皱眉,索性直接不排队了。一时间这个售货员面前的队伍竟少了三分之一的人。
沈卫民神色一动,计上心来。
第130章
眼前的顾客少了一半,售货员也没有丝毫的惊慌,不甘心或许是有的,但最后也只是似笑非笑。别看她们只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却是正式工人,只要在百货大楼待着,她们就有工资根本不按干活计算。
现在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各方面物资匮乏,大家的选择面狭窄。虽然大家不爱听,但是售货员有一点说的没错,那就是在省城,不管是百货大楼还是各个供销射,食品进货大都来自省食品厂,压根就没有外收的惯例和习惯。
就算这些顾客现在离开百货大楼,但只要他们想买糕点,就是再多跑几家,买到的货都是出自同工厂,当然也是一样的味道。不爱吃?行啊,那你就别吃。只要你吃,就会是上面的结果。
他们全不在乎,但对沈卫民来说这却是个机会。他紧随几人走出百货大楼,从背篓里拿出自家糕点,切成块放在托盘上。
然后请刚开始说话对糖果子糕点表达不满的两个妇女,他并没有迂回提醒,而是开门见山:“两位同志,我刚刚也在百货大楼,知道您二位想买糕点最后却没有买成。正巧我这边能解决你们的烦恼,请尝尝这个,看合口味吗?”
有些事情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得到好的结果,一味窝在自己的舒适区,根本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沈卫民在省城和各厂谈合作是一项挑战,现在他踏出这一步依然是挑战,在得到对方的答复之前,他不知道自己面临的结果是什么。
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有更坏的结果,所以无论她们的答复是什么,沈卫民都能欣然接受,并且不气馁的继续寻求其他的方法。不过等待答复的这时刻,他内心确实是忐忑的,时间被无限拉长。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绝对没错。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能发现机会的眼睛。只有知道机会来了,才能伸手抓住,否则一切都是免谈。沈卫民只希望自己此时的做法没有错,他希望自己能够抓住机会。
刘环抬头看向眼前的年轻人,对方把百货大楼里刚刚发生的事情一笔带过,但是很显然刚刚发生的一切对方都看在眼里,不然他根本不会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