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沈卫民往前走了几步,假意咳嗽了下:“各位婶子大娘,咱们做工的时候就不聊天了呗,别再数错了货。”

干活的几个妇女赶紧称是,开始闷头干活。在背后说人闲话被听见,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沈卫民倒没太放在心上,他走到赵琪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领着她进了旁边闲置库房。

沈卫民替赵琪整了整帽子,赵姑娘头发长,全部固定在帽子里总有几缕不听话。他低声笑着问道:“咱们不是说好了,不管赵家事情了,怎么还是一脸委屈相?”

要想完全不知道赵家的事情不可能,毕竟大家在一个村里住着,就算不刻意打听,也总有人会在你耳边叨叨叨。关于赵姑娘是赵老四和宋引弟的闺女这个事实也注定让她和赵家脱离不了干系,起码在外人眼里不可能。

凡事都讲究事在人为,这件事情上赵琪并不准备妥协,她甚至提都不想提赵家。别管别人说什么她只要保持身心独立,赵家就无法干扰她。关于这个决定,她也和沈卫民商量过。

沈卫民当然站在自己媳妇儿这边,且全身心的支持她。嫁闺女和儿子娶媳有所不同,只要赵琪不乐意,随赵老四和宋引弟怎么闹,他们受到的影响都不算大。再说沈家也不是吃素的,就李招娣同志一个人的战斗力就够赵家应付的了。

本来,沈卫民对赵家就有芥蒂,现在又多了个赵兰。这是个养不熟的,你真心对她好,她丝毫感觉不到,你但凡有丁点儿对不住她,她就记在心头,伺机报复。

欺软怕硬是她另外一大特点,面对把她赶出家门前夫她可以无限包容,但是对赵琪,她心思歹毒,做的事情让人发指。就铰被这一件事,沈卫民就永远不会原谅她。

应付这样的人不是考虑深交不深交的问题,而是交不交往的问题。

沈卫民不想赵姑娘对赵家存有希望,那根本不是会满足希望的家庭。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说的就是赵家。但是有些话他又不能说的太过分,唯恐赵姑娘受到伤害。

察觉到沈卫民毫不掩饰的关心,赵琪笑出声来,“你想到哪儿去了?和赵家脱离关系是我自己的想法,我怎么会在这时候心软。我只是想到卫民哥要去省城了,我舍不得。”这姑娘窝进沈卫民肩窝,小声嘟囔道。

赵家根本值不得她浪费心神,不管是赵老四、宋引弟还是赵兰,对她来说日益成为陌生人,见了面,她口称一声爹娘姐姐,就已经是全部了。至于其他,他们别想,她也不会去做。

现在的赵琪更关心的是再过两日,卫民哥就要出发去省城的事情。对方还没有出发,她已经开始在想念了。

赵琪自认不是一个粘人的姑娘,她也是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情绪,故有点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要是可以她真不希望和卫民哥分开,但是她知道这趟出货对工厂来说至关重要,她不能任性,但是就是想念嘛!

沈卫民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然后哭笑不得。“我都还没有走,怎么就开始闹脾气了。我们琪琪真是个坏姑娘,现在说这些,存心想让我在省城都不得安宁啊。”感受到抱在腰间的手臂越来越用劲,沈卫民无奈的很,他伸手拍了拍赵琪的肩膀,无声安慰。

出发去省城,在沈卫民看来根本不是事。在赵琪说出这话之前,他都不觉得分开五六天叫做分别。就算在家里,忙起来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少之又少,他晚上回房赵姑娘已经睡了,他起床的时候赵姑娘可能还没有醒。

当赵琪说出“我想你”三个字的时候,沈卫民心尖尖都跟着颤抖了一下。虽然已经结婚,但在他眼里赵琪还是一个小姑娘。赵姑娘对他十分依赖和信任,不管他说什么,对方都会乖乖说好。有时候就连他娘都看不过去,说赵琪太顺着他,对以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