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嗯。”

“另外,我们至少需要两辆货车,每车最好都有我们厂工人随行。”沈东林沉吟说道。货车是外包,还是自己人跟着让人放心。

“车的问题不用担心,我已经和玻璃厂的蔡秘书打了招呼,预定他们两辆货车,到时候咱们俩跟着过去,出不了岔子。我之前要求的额外要带的货,得分开装车。”货车这边沈卫民已经联系好了,他们的出货量装不满两辆货车。这个时候去省城,要是只送货,额外什么都不干,根本对不起他亲自跑这一趟,所以他准备多带些货。

“货不多,大概是工厂两天的出货量。”沈东林想了想。

沈卫民点点头,“留够两个供销社的货,其余的都装车带走。咱们需要提前一天装车,第二天天亮就出发,现在天短,尽早到省城,免得生意外。我已经和认识的朋友联系过了,他给我们找停车场。到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辛苦一下,在车里守一夜,第二天再去各厂送货。”

虽然还没有出发,沈卫民已经把事情安排好了。在交货之前,都不能掉以轻心,省城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连回转的机会都没有。

这两车货,代表着他们工厂的希望。目前为止,各厂交付的定金,他们已经花出去了大半,虽然说坚果类没有成本,但精面粉、油、白糖、器皿以及各类包装,都是事前投入。即使总体算下来,工厂是稳赚不赔,毕竟他们交货之后还将得到款项,但前提是你得交的出令别人满意的货。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出差错。

“我知道,全部按你说的办。省城这边我们两个多费心。家里这边有二哥二嫂坐镇,我们不用担心接下来的生产以及给供销社供货问题。按照之前已经商量好的,工厂到腊月二十八停工,到时候积累的产能足够支撑两边供销社过完年。”

“行。”沈卫民点头答应。

两个人站在厂房门口低声交谈事情,面色严肃,颇像样子。

沈东林和沈卫民在辈分上是叔侄,在工厂是上下级,什么场合应该怎样相处,他们两个分的非常清楚。不过村里人大都是第一次看见。就两个人现在商量事情的模样,就算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也能区分出两人的层级。

“你们看三柱子这架势,可真有厂长风范,能管住他七叔。”

敞篷下面坐着几个妇女,她们分工不同,烧锅、看烤箱、还有挑拣干果的,现在天寒地冻,窝在锅炉旁边要暖和很多,几个凑在一起还能说说话,只要不耽误干活,一般不会有人管。

此时有人开口说起沈东林和沈卫民,其他几个都随着看去。正巧看到沈东林说了几句话之后,沈卫民点头答应。猜想应该是沈东林提的意见或者回报的事情得到了沈卫民的认可,很明显的层级关系。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三柱子是工厂的发起人,现在又是工厂的厂长,一家人都在工厂忙活。大爷爷不是说了七叔是给三柱子当副手的,不过总的来说都是为工厂好。”沈四嫂撇撇嘴,她是工厂开始招工第一批入厂的,当时除了李招娣工厂只有范英她们两个人,对沈东林和沈卫民之间的关系更了解些。

“话不能这么说,刚开始工厂所有事情都是东林在管理,三柱子在机械厂辞职回来之后,才做了厂长。东林能服气,也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