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啊!这不行。”不少人抗议。

“蛋黄酥售价是其他糕点的两倍,如果能出货,我当然不会推辞,无奈蛋黄供不上。蛋黄是这道点心的核心,我不想在质量上妥协,所以宁愿不接大单。”沈卫民解释了几句。

“既然是开工厂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品,竟然不提前准备好吗?”有人质疑,语气不咋高兴。

沈卫民看了一眼说话之人,淡淡的开口:“我厂蛋黄酥已经预定近两千单,一款产品火爆到这种程度,就算是大厂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安排好。再来腌制蛋黄是需要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口感。”

所以,不少咸蛋黄都要存放进空间,时间停滞保存味道,不然就不新鲜了。

众人这才没说话,按照刚刚沈卫民的报价,以两倍算,大致能猜出蛋黄酥的价格。对他们讲求务实的工厂来说,可以但没必要。

不过,可不能认怂。“你这样做可说不过去,别厂都有分配。我们成衣厂也不差钱,难道还不配拥有这款糕点了?”

“楚主任,如果你们订购礼盒,我二话不说,就是早市上一个一个去收,我也把咸蛋黄给您凑够喽。但听您的意思是要散购,如此真的就只能考虑其他几种,预定量太大,我们厂吃不消。”

看沈卫民说的诚恳,楚秋娥没再说什么。

最后通过投票选出了两种糕点一是绿豆糕,一是甜果子。逢年过节,可以不吃各类干果、山楂核桃,但是各种糕点是家庭必备。

省成衣厂大概将近四千人,他们就下了四千单。

签合同,拿定金。走出成衣厂大门,沈卫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成衣厂竟然一跃成为了他最大的客户。

之前没想接这样的订单,主要是怕混乱。另外,像机械厂、钢铁厂这样的万人大厂,他根本没办法承接。成衣厂的规模不小,但是只有两款产品,还是能出货的。

“这个法子不错,要不我们再去煤球厂试一试?”赵琪提议,他们之前都是让客户自由组合产品形成礼盒,一直没想到拿单款产品来做,仔细想想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只生产单款产品速度会加快,给工厂造不成太大压力。

沈卫民摇头,“不了,贪多嚼不烂,咱们之后不接单了。”

现在拿到的订单已经十分可观,就是不忙其他,只生产这批订单,都要用上好些时候。回去之后还要和公社那边斡旋,他们需要尽快在公社领导支持下铺向市场,此举花时间、花精力,还得有产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