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

“很少听孟秘书夸奖人,虽然之前我就听说?机械厂的沈同志不得?了,现在?我对这位小同志更好?奇了。”彭

玉莲笑着说?道。

“如?果不是确定我们?认识的是同一个人,我都要以为咱们?说?的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了。沈同志在?县高?读书时,表现很一般,且三?天两头请病假。听说?还和?街上混混很熟,就是不知道真?假。没想到?这才几个月过去,就大变了样。”曲静淡淡的开口。

“男大也是十八变,这是知道上进了,也许是一直没开读书这一窍。”彭玉莲笑着说?。

“想当初他?能?进机械厂还是老陈亲自领过去的,本来是想让他?去食堂跟老孙做个学徒,没想到?阴差阳错进了运输队,接着就有了这么多作为。”才几天,就从?一个问题学生变成了大家称赞的工人,就是曲静有些不能?适应,这完全换了个人似的。

“这个我还真?听他?提起过。”孟秘书开口,“卫民自小身体不好?,上学的时候经常病假旷课,成绩也不好?,连考两年都没有考上大学。今年暑假家里因为他?要不要继续复读吵翻天,当时正赶上农忙,生产队做工作让他?下地挣工分,没想到?第一天旧疾复发,要不是村里赤脚医生来的快,后果不堪设想。之后,他?就彻底明悟,知道上进了。”

这是某天吃饭的时候,沈卫民在?饭席上讲的。

沈卫民前段时间风头太盛,大家对他?的事情都很好?奇,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小子,竟然能?做出这么缜密的计划案。虽然说?集资建房的法子不是首创,但那些细密的规则,可都是沈卫民一条条抠出来的。

孟秘书当然也好?奇,沈卫民说?这事直接简单提了几句,言语之间都是感慨,孟秘书没想到?平常看起来稳重的沈卫民还经历过这些,对此印象深刻。并认为如?果这是沈卫民态度转折的关键,非常合情合理。

显然,眼?前两位女士也是这样认为的。

“原来是因为身体差,怪不得?该一个大男人干的活他?都推给了身边的小姑娘。”陈佩佩不知何时走过来了。

说?实话,虽然是初次见面,但陈佩佩是有些看不上沈卫民的。主要是刚才那幕给人的印象太差了。一共六匹布,四卷都压在?旁边的姑娘身上,沈卫民一个男人

拖着两卷,还跟费了多少力气似的。

要她说?这样的男人都是被惯出来的。也就是和?赵琪素不相识,如?若不然,她都要上去支招了。至于唐晓,她家姐妹的眼?光一直有问题,之前的白乐,现在?的沈卫民,哪个看着都像吃软饭的,真?不知道有什么可留恋的?

却没想到?,刚到?这边就听见了孟秘书的解释。

“奥,你说?那个啊。”孟秘书语气中带上了明显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