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沈卫民眼?中却?闪过亮光。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下午过来的时候,沈卫民带了两个网兜。

“卫民,你这是做什么?”张桂花不解,沈卫民当然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说句真心话,张桂花都不记得自己?帮过他什么,但是那些小事都被他放在心上并回报回来了。

现?在他们关系亲近,也一直说要拜干姐弟,不过两边都忙,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吃个饭。再说沈卫民父母可都在县城下边乡镇家里,出来一趟哪是那么容易的。

“姐,你听我说。”沈卫民把网兜放在桌上,“上午听见你们的讨论,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我们村生产队今年开始准备发展副业,大家伙也知道,农村生活不易,整天就盯着一亩三分地?。

我们沈家沟就在池山边上,山上都是宝,有的果子甜,有的果子

酸果子。甜的长不熟就被摘了,酸的烂在山也没人?管。还有各种干果,每年家家户户家里,都有两麻袋,吃不完又卖不出去,白?瞎!

所?以?就想出个主?意,在公社申请牌搞个副业,说到底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今儿就是想让大家伙尝尝,看能不能成。我带来的这些都是村里能手做的,滋味很?不错。”

沈卫民以?前就听说过这个年代的生产队有穷有富,关键区别就在于生产队内有没有副业。比如说你有一个鱼塘,或者有一辆拖拉机,那你这个生产队就是妥妥的富队。如果啥没有,就只能埋头田地?里苦干,往往都穷。

“你们生产队队长可是个明?白?人?,竟然还能想到这个。”张桂花赞叹了一句。

沈卫民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把手里的开口榛子递到了张桂花手里,“这是我们池山的特产,精心炒制,凉水开口就是这样,好剥又香。”

沈为民带来的种类繁多,各种干果,柿饼,还有应景的蛋黄月饼。沈卫民口中所?说的能手指的当然就是赵琪,这些都是赵琪给他准备的,说是让他路上当零嘴吃。

该说是他的荣幸呢,还是荣幸呢?

“现?在干果已经成熟了?”

“有些品种早熟,有些品种晚熟,我也有好些日子没回家了,也不确定。不过我们村厂开业怎么着也得等到十月份,到时候差不多都成熟了。”

沈卫民一边说,一边把蛋黄月饼切开,一块分四瓣,三块刚好办公室里都有得分,剩下的一块包起?来递给了张桂花。

“好吃,”办公室同事尝了尝月饼,瞬间感叹出声,“里面?竟然是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