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巴掌,也该给个甜枣了:“朕也不想如此。俞氏因得长公主的身份照拂,族中子弟多有嚣张跋扈。在帝京犯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了,你们急流勇退,才不至于被人捉住把柄往死里打。此外,该给你们的好处,依然会给。你能明白朕的苦心么?”

俞泛自然是道:“臣理会得。”

说起来,皇甫权的“苦心”有虚伪的成分,但他的话却占理。

这些年来,长公主皇甫娇年纪渐长、脾气也见长。

俞氏一族的子弟,看到自己的嫡母、祖母、曾祖母如此嚣张,自然是有样学样,没少在外面犯事儿。

别的不谈,只说欺男霸女的事,就不胜枚举。

平头百姓无法告上大理寺,多的是告上了京兆尹之处的。

但碍于皇甫娇的身份,京兆尹又不是大理寺,没有王岚陆谋那些硬骨头,故而,不论强抢民女也好、殴打出人命也罢,多半判赔银子了事、不了了之。

一桩两桩拿出来,不足以动摇俞氏根本。

但若在这个当风的节骨眼上,有心人把所有的案子都被翻出来,做一本诉状集告御状,俞家可能要死一大片!

“急流勇退”这四个字,确实是目前的俞氏应该做的!

但俞泛还有一个忧心之处:“臣斗胆,敢问圣上,若敦愚王步步紧逼,臣等迁出帝京之后,如何保障自身安危?”

他说的是“怕敦愚王寻仇”,其实,何止是敦愚王寻仇!

墙倒众人推,皇甫娇这些年得罪过的人,还算少吗?

难道他们就不会趁机报复?

皇甫权看了他一眼,道:“朕当年给你的免死金牌,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