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商业的重要

“伯母不必这样客气,咱们都是自家人说的太客气的话就显得生疏了。”

参观以后,回到家中,福伯也上了冰镇西瓜等时令水果。

大家一边吃着,陆宁一边对朱元璋说道。

“伯父刚才说过,大明是以农业立国,这个我不反对,可是一直以来朝廷都是重农抑商,其实就是怕本末倒置,商业过盛之后商人抢了百姓的饭碗。”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最为担心的其实也是这些,倒是让陆宁一句话给说到了点子上。

“子安说的的确是有道理,朝廷最为在乎的就是这些,咱好歹跟皇室沾点亲戚,所以就也有这个想法了。”

陆宁则是摇的摇头,他对朱元璋说。

“伯父仔细想想,自从您进入这长宁县,以来,觉得这个县里的一切和其他县有什么不同吗?”

朱元璋当然能够觉察出不同,从这里的衙役秉公执法,免费公共停车场和林立的高楼,以及现在的县医院。

从这一切都能够看得出来,长宁县的百姓生活的特别好,这里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百姓可以用富足来形容。

还没等朱元璋说什么,朱标便抢过话头来说。

“我与父亲刚来到这长宁县的时候,还以为这里是什么世外桃源呢,这里的一切甚至可以媲美应天府,甚至有的地方比应天都好一些。”

朱元璋也是点头称是,朱标的说法一点都并不夸张,而且这一切都是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事实。

“这些全都是子安的功劳,若不是你,长宁县何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你不为官实在是有些可惜了的。”

陆宁却是很谦虚的笑了笑,他看着两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