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同的人带兵,军队的风貌也大有不同。”虞知鸿道,“你也得上战场冲锋陷阵,应该趁早与麾下将士磨合。可以从修改军纪入手。”

顾铎撑着头,自然地道:“我也听你的就行了。”

虞知鸿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既然听我的,我交代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忘了陛下令你做傀儡,须得当自己是真正的将军。”

在京城的天子脚下,虞知鸿不好转头就私下叮嘱这种有点抗旨的话,也怕将顾铎吓着,不敢接这任务——所谓的「傀儡将军」之法,压根就是谬论。

「一个正儿八经的主将」和「一个看人脸色的小将军」,落在将士的心里,是全然不同的效果,极为影响士气。

而士气,甚至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贤王麾下的战无不胜和「大齐战神」的威名,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辅相成。虞知鸿的战旗一扬,我军心里就有底,敢冲锋陷阵,甚至能转危为安;而敌方一上战场,心里先打怵,即便原本处于优势,时常未战已败。

但那是从前,现在的虞知鸿能做出不逊于从前的谋篇布局,却并不能再给出这样的士气,他连进军营都为难,更不必说率军冲锋陷阵;他的军队从前对主将依赖过深,几员副将自己习惯了当绿叶,统统撑不起场面。

虞知鸿后来也犹豫过,觉着自己不能受瑞王的影响,在战事上冲动。尽管圣旨不可违,但圣上到底是他的亲爹,不至于丝毫没有商量余地。

可一是顾铎的表现太优秀,让他止不住有些妄念;二是和旧部聊起北境,他发现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妄念。

不止他痛失所爱,别人一样,或失去了亲人兄弟,或在那惨烈的守城之日被血色蒙眼。意气难平。十七部落是横在每个人心里的一根刺,如果不,就要溃烂生疮。谁都知道瑞王出的是馊主意,可偏偏齐刷刷地闭目塞听,自欺欺人地咬着牙,想要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