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做的大了,追月捐钱给县城修了路,每年还给县太爷夫人办的孤幼院捐不少银子,她不嫁人带来的风言风语慢慢没了。
之后绣庄开到了隔壁州府,追月的银钱积累的更多,就有了个计划,那就是开设女子私塾。
早前她就想过要开间女子私塾,但那时候她没有背景,现在她爹有了官职,虽然是个只领俸禄,没有实权的虚职,但在苔原县,包括州府没谁会惹这种在圣上面前挂了名的人。
虽然因为她声称不嫁人,让很多家长都不待见,但因为她的身份,没有人敢正面说。
她拉上了县太爷夫人,县太爷夫人问了追月具体计划,考虑再三,就同意了,同为女人,县太爷夫人也想更多的女子能靠自己过的好一些。
没多久,私塾总算开了起来。
私塾里设有绣花,礼仪,女子防身,算学,琴,棋,画,书放到宣传的最后面,还加上一句之所以教导女孩子们读书,是为了让她们不做睁眼瞎,免得在不知情时签了什么坑人的契约。
这种事不是没有,在苔原县有个很出名的例子,一个小伙子的母亲生了重病,不得已他自买自身想要去某个大户人家做工五年,但对方不厚道,哄骗这小伙子签了死契,成了这家的仆人。
追月做成了宣传木牌,雇人在大街小巷念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让人知道认识字的重要,当然,这故事放在宣传的最后,重要的还是前面绣花,礼仪,算学这些。
没办法,这是个男权社会,读书考科举是男子做的事,如果是单单教导女子读书,会让很多人反感。
加上因为有县太爷夫人担了个副院长的名头,私塾招收了不少学生,特别是那些商户家的姑娘,县太爷太过刚正,平时他们想要和对方搭上关系都没有机会,现在她开了私塾,送自家姑娘进去读书,说不定能有一条不错的出路。
陈嘉许一开始不支持,觉得她胡闹,因此和追月又生了气。
这里为啥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