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像是一股温热的小泉之水,缓缓流进心头一般,是热乎又轻柔的力量感。
今早开门的时候,就和何红英碰面了,她主动和常锦礼打招呼了,就像昨天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奶奶今天在家里做家务,她就让何红英不用特意去了。
由于常锦礼对附近的环境还有念念的学校都很陌生,所以全靠念念在带路。
大抵是不愿意让何红英同行,所以常锦礼就多多鼓励她,赞扬她这次愿意主动和自己说出,不想和何红英同行的话语来,这是再建她敢于表达自己的第一步,过程虽缓慢,但是重在有效果。
孩子这般敏感,她们才需要给足她更大的耐心。
清晨的路上,还是很热闹的,有卖各种早点的店铺,也有国营的早餐店外头排起了长队的。很多人手中的粮票都等着兑换,对于花钱的高价包子来说,队伍就没有那么长了。
学校离筒子楼还是比较近的,门口里就一个老大爷在守着,和他打了声招呼,两人就进去了。学校的人不多,不知是学校位置的关系,还是学校的性质问题。
这个时间段,身边陆陆续续经过的有几十来人。孩子们穿得五颜六色的,基本皮肤都被晒得很黑,有的穿着胶鞋就来了。
进门后是一个水泥灌注的小操场,上面有一个篮球框架,架子旁有一个高空喇叭,铃声响了。
从小操场往教室望去,还是比较简陋的设备,和她所处的那个年代当然是没得比的。
念念被送进了班级后,她问了问经过的文老师的办公室后,别的老师给她指了指位置,她便独自一人走了上去。
负责念念的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姑娘,看上去比她还要年轻几岁,她第一次见常锦礼,不认识是理所当然的。
“这、您是?”文老师见敲门进来的是一名高挑的女子,不知她是哪一位学生的家长。
“老师,您好,我是常锦礼,任念的母亲。”
……
从文老师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果然不出她所料,念念在学校已经开始有了自暴自弃的苗头。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她就会变成一个小混混,和李仁义有所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