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留着给孩子吃,到底是细粮。”叶凤芹轻轻拍了一下不会过日子的女儿,“现在城里人都凭证领粮,那每个月是固定的,而且还不全都是细粮呢!更何况咱们农村吃点细粮那都是有数的,有好的你就给孩子们留着。”
“妈,我知道了。”郝美喜笑了笑出去蒸三合面馒头去了,其实还是白面和小米面放的多,玉米面也就是意思意思。
昨天炖的土豆野鸡她特意留了一点,中午叶凤芹吃馒头时还问她,这真的是一半玉米面一半白面的馒头吗?为什么她蒸出来的跟这口感不一样呢?
郝美喜只是点头说是,没敢再说别的,因为的确不一样啊!虽然看上去都是微黄的,可是小米面可比玉米面精细多了。
娘俩手速比较快,午饭之后被就做好了,而且还做了一条褥子,就连大丫和二丫的棉裤都做好了,叶凤芹这几天纳千层底呢!下次她再来时估计两个孩子的鞋也就做好了。
叶凤芹早就把条绒布都裁好鞋面了,裁完大丫二丫的,还剩好多,就又裁了的孙子孙女的,然后剩下的就交给孩子们自己娘去做了。
“那条绒布不够吧!我下次再弄一块来。”郝美喜知道原主哥哥除了没结婚的三哥,基本每家都是两个孩子,那些布也只够大孩子的,小的还没有。
“不用,小的穿哥哥姐姐穿过的就行了,哪家孩子不是这么过来的。”
郝美喜想想也是,这个年找好像真的大部分是这么过来的,据说是八十年代中期生活水平才渐渐好起来的,那还要看是不是勤快的人家,懒的照样穷。
“娘,大丫二丫的鞋做合脚就行,别做太大,太大走起路来不得劲。”
“我心里有数,。”叶凤芹想了,到时三丫还能捡着两个姐姐的鞋呢!所以她决定做大一号就行了,争取明年再穿一年,大不了她做个厚点的鞋垫。
因为下午秦家再没来找事,所以叶凤芹吃完晚饭就回去,秦盛回来已经是七点了,天都大黑了,本来现在天黑的就早,七点几乎看不见人了。秦盛挑着一担柴回来,因为走的急摘下棉帽子额头全是汗。
郝美喜还没等开口,他就已经知道他爹摔伤的事了,因为他四弟知道他上山砍柴还没回来,特意等在上山的路口那。
“爹摔伤了我先回趟家,院里的柴我一会儿回来弄。”
“今天你小妹来要钱我没给,我带她去村部借钱,结果……”郝美喜欲言又止。
“四弟说爹伤的不严重,不用给钱,我就过去看看。”秦盛完全能理解郝美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