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期《民报》的发行,腥风血雨终于停息了。
第155章 非风动幡动仁者心动,想的太多……
作为沈罗珏登基后第一个年号华景的开端,华景一年在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平凡。
大庄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一切的不凡始于《民报》的发行。
在去年年底,《民报》在大庄还鲜有人知,只在京城附近流传,并且印本极少,大多数人是依靠茶楼酒肆的说书人得知上面记载的文字与故事,而那些写满现实的故事让他们沉醉其中,引发了一次次从未有过的民众运动。
民间的声音传入朝廷,传入皇帝耳中,最后皇帝由上而下的治理朝廷。
因为《民报》特殊的存在意义,当华景一年年末,有新的《民报》发售,闻讯而来的学子与官员百姓直接将书坊的台阶踏破了。
长龙排到门外是常有的事,即便沈罗珏今年增加了发行量,人们依旧一刊难求,读《民报》的茶楼酒肆上座率都上升了不少。
这是第四期《民报》,沈罗珏在《民报》上刊登了明年春闱时要录取的进士数目,比前两年加起来还要多的数字引发了全民的热议。
读书而无功名的学子们意识到,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好机会,众所周知,当年录取进士的多少完全是看当年有多少官员缺口的。
今年皇帝从年头杀到年尾,把贪官污吏,把持官位不肯放的士族败类都赶出了朝堂,这才会空出大量官位来,以后肯定没这个机会了,甚至等朝廷正式进入稳定期,一年一开科举都会是奢望。
他们发现这一点后,很快就行动了起来,水泥官路修好后,冬日里出行已经比之前好受多了,至少他们不用担心年黑之前无法赶到下一座城池,水泥官路比之前的官路要好走许多。
于是在这个冬季,通往京城的路很是热闹。
学子们上路赶考是常有的事,但是一下子有这么多学子,还是很少见,更不要说,这次入京赶考的学子中,有许多女子。
这些女子大多是来自紫罗县的。
虽说其他地方的义塾也会有女学子,但是那些地方的义塾起步晚,两年时间很难培养出有能力有资格下场的女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