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长公主,会为我说话吗?”洪隽想起在后宫的两人,他记得女帝十分敬重太后,况且她封镜湖为长公主,可见很重视镜湖。
洪江摇摇头,“今日,镜湖长公主携太后出宫前往定安探亲,想必此刻已经出安宁城了。你走吧,国子监不算埋没你,好生办事,日后回京后,做事注意些。你有功劳在身,陛下不会降低你的品级。”
同级官员,有没有实权也很重要啊!而且国子监最高品级的国子祭酒不过从三品,他可是正三品尚书!怎会不是降级呢?
洪隽知道这些话都是洪江在安慰他,但事已至此,他只能认命。
“父亲,儿子若走了,父亲在京中,定要小心。”小心新皇,她的布局太过周全,而且没有任何软肋。
年纪轻,后宫无人能左右她的决定,手上有兵权,有财力,这满朝文武都压不过她。
洪隽很不安,自古以来,君臣关系其实就是东风压西风,君强臣弱,反之亦然,庄帝时朝臣与皇帝的关系处在诡异的平衡中,庄帝被朝臣束缚,朝臣也要听庄帝的。
实际上世家势更大,哪怕是再之前,最强势的高祖,也没办法想如何对付世家,就如何对付。
但沈罗珏不一样,她真正倚重的人,是女子。
而那些女子虽出身世家,却和男子不同,因为她们无法承嗣,自小与儿郎所学不同,对家族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
比如钟婉宁,钟家和钟婉宁的关系冷淡,无法控制钟婉宁,甚至在鲁国公死后,钟婉宁在边关自父兄手中夺权,随后一意孤行,支持沈罗珏登基,可见对沈罗珏身边的女子来说,她们根本不看重家族。
洪隽想到这儿,心脏猛然一跳,“若是,若是此番科举再有几个世家女入朝堂,那……”
“杞人忧天,况且生于我世家的女子,自小锦衣玉食,受家族庇佑,若家族不负她们,她们有何原因,去负家族?”洪江并不认为世家女会不向着自家,大家族嫁女儿到小家族,随后靠着女儿吞下小家族的事很是常见。
洪隽想,或许是他想多了。
但他还是不安,这种不安在得知进士榜时,达到了顶峰。
进士榜录用一百人,入殿试后取士五十,余下五十入国子监继续读书,为候补官员。
百人中,世家女每一个都榜上有名,共一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