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庄想了一会儿,说道;“哦对了,要是有合适的中人,也请荣管事介绍一个,我们想租个房子住。”
谢荣应付了那么多来谢府打秋风的人,还是第一次遇到宋大庄这样要求这么低的。
大宁朝为了限制流民的出现,是不能随便变更户籍的,宋家从千里之外的兴陵而来,手里只拿了一份昌高开出来的路引,若是要直接在定阳落籍是很难的。
但是这对谢家来说却是举手之劳的事,不用谢三老爷出面,谢荣就完全可以答应这个条件。
宋家人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平民百姓,又有葛文清的亲笔信推荐,人品来历都是信得过的。有谢家作保,在定阳落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至于介绍中人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宋家不找谢家人举荐,自己去茶馆或者街上打听一下就能找得到中人。
宋家提的这两个要求,对谢荣来说都是不需要谢三老爷首肯,自己就能拍板答应的事。
听宋大庄说准备自己租房,并不准备借住谢家的宅子,谢荣不由得开始重新打量眼前这三个人。
依然是畏手畏脚,满口土话的庄户人样子,没想到却有几分骨气。
谢荣问了几句,确定宋大庄再也没有旁的要求,便答应了下来,又问了他们如今住在哪里,让小厮一会儿寻了中人就带去找他们。
听谢荣答应了帮他们落籍,宋大庄顿时喜出望外,连连跟谢荣道谢,又请他代自己感谢谢三老爷。
留下客栈的名字地址,宋大庄父子三人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谢荣看着宋家人兴高采烈的背影,不由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