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方巧菡沉默地站着。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天在墨玉街的“烟雨江陵”巧合地撞见带着妻子的韩潇,他的宅邸就在附近。

爱住配有宽敞的救生暗室、曲折的逃跑密道的房子,这是韩家人的特点之一,嘉勇侯韩锐很以有忧患意识而自豪,说这是祖宗留下的优良传统。

这个特点自然无可厚非,但既做了父母官,危难之际,怎么不想着多带些百姓避难,倒用来讨好县太爷。

“原来是韩小侯爷。”唐元卓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这都多少天了,两位韩公子还不是影子都没有。”

这时,有人远远地奔来,至台阶下,对守卫士兵略一点头,三步两步跃上来,一把扶住胡勇的肩,差点把他带倒。这是一名军官,满头是汗,喘着粗气大喊:“大人,京城来人了,是援兵。”

“进来!”厅里传来椅子拉动的声音,似乎唐元卓猛然起身。

胡勇推开隔扇门,放那军官进去了。方巧菡死死盯着门扇上镌刻的喜鹊闹梅花开如意图案,紧张得手心直冒汗。援兵,会是轩哥哥么?

只听唐元卓不客气地说:“这援兵来的可够晚的,本世子把最棘手的活儿都干了,他们现在一出马,擎等着拿功劳!呵,谁叫本世子不算北方卫所的呢,出兵顶多能算襄助剿匪……罢了,我又不图这个。来的是谁,现在在做甚,扫大街吗?!”

“正是京营官兵,统领之人姓韩,乃是京城嘉勇侯府的小侯爷,此刻已进城,正四处搜寻乱匪之中的漏网之鱼。属下已见过小侯爷,他说马上来这里见您。”

“来得好!本世子有一堆的话要问他。”

待厅里只剩唐元卓一人,方巧菡这才走了进去,说明来意。

“廖姑娘,”唐元卓说完,马上改口,“呸,不对,是秦夫人,我怎么总是喊错,啊哈哈哈,大概是没喝过轩子的喜酒……”

方巧菡抿了抿嘴。在明月公主的催促下,她和秦正轩在行宫拜堂,婚书上有两人的签字手印,主婚人明月公主的签字宝印,就是没有双方家长的,因为都不在场。对于这一缺憾,明月公主本打算就近送去和州县衙,暂且留个底,说明这桩婚事的合法与合理,待回京后再转到顺天府办理户籍变更,将她由廖家女改作秦家妇。

可惜的是,洞房花烛第二天秦正轩就走了,紧跟着和州暴乱,县衙失守,哪来得及办这些后续事。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她还没有嫁完。

唐元卓这样一提,她心里略有些不自在。不过,她对唐元卓是有很大好感的。秦正轩曾告诉她,他在西昌府期间,常与就第西昌的安王走动,而安王世子唐元卓与他年龄相仿,两人关系很好,他对唐元卓的评价是:耿直而逗趣的性情中人,值得深交。他走后,继任就是唐元卓。

唐元卓打完哈哈,开始套近乎,“我比轩子大一个月,叫你一声弟妹,你不在意吧?哎呀,贺礼回头一定补上,现在是非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