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禾你还小你不懂,咱们这儿规矩就是这样。”宋宁玉拉着宋禾坐在凳子上劝说。
“大半桶红薯能吃几顿?前段时间这些是个宝,但现在粮食下来了,你队长爷爷两人的补贴也下来了,家里是真不缺这些红薯。”
宋宁玉心中猜测公婆两人手中是有不少钱的。强子爷爷当年有补贴,绝大部分都变成了这座青砖房。可强子他大哥去世后也有一笔补贴,月月还能领钱,这笔钱公婆两人可没动过。
顶多就是这一年偷偷取出一些买粮食,就是大壮结婚,或许都不会拿出来用。
宋宁玉自己兜里也有钱,她大爸当初说了,远嫁自个儿腰包得厚,还需藏的深。
所以这几年大爸给她的钱一分一厘都没有动过,不至于去惦记公婆的。
只是想说他们家家底还算厚实,不至于这么点东西都不能补贴给几个孩子。
宋宁玉隐晦地对宋禾分析一波,瞧着外头太阳快出来了,赶紧让宋禾起身把东西带到新家去。
她匆匆道:“时辰也有讲究,得赶在太阳前头!”
说完,就见张秀娟拎着一个水桶站在院中,“水我装好了,碗筷我都放到水桶中,几个小娃肯定是提不动,小禾你来提。”
桶装三分水,外加碗和筷,这也是习俗。
宋宁玉把装了红薯的桶塞到宋禾手上,推搡着宋禾出门。
宋禾抬着扁担挑着桶,后边是大娃,他抱着扫帚和簸箕,颠啊颠地往前走。
小妹和米宝被众人欢快的情绪感染了,正在哈啦笑,总觉得这会儿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
除了这些东西外,就剩一火炉。
火炉重,只能强子姑父帮忙提。等到家后放到堂屋中,平常放一个茶壶在火炉上,喝热水也方便。
此时正是吃早饭的时候,农村人惯爱端些饭碗蹲在院子门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