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孙女招收的工人, 你凭什么不录取我温家的人?”
此时村办公室处,温老太太拿着几分报名名单,开始在村上报名处胡搅蛮缠。
好家伙, 从温家大房,到温家三房,密密麻麻的名字, 几乎全报名了。
如果说大房儿子儿媳, 三房儿媳儿子还好说,都壮劳力,至少还看得过去。
就是老太太最宝贝儿的小儿子和闺女,也都算得上还在上学的文化人,都说得上话去。
可三房温子静就不是个能干活的。
剩下的,还有温老太太自己,还有几个还在上学的孙子, 几乎是将整一大家子,全部都塞进去了。
“哦, 能招工人就是你家孙女, 不能招工人的时候, 就是扫地出门挨千刀的。啧啧啧,还拖家带口来呢, 你以为赶集呢。”
周婶子在边上好一顿冷嘲热讽:
“我就请问你一句,你们都报名,你们考试过了吗?你们认识字吗?会认识字的, 会操作机器吗?”
老太太气得脸色铁青:“关你什么事?反正这是我孙女招的工人,我是她奶奶,我去她就得给我招,还得每月给我发工资。”
“工资还得比你们高。”
老太太这话一说, 还在排队考试的都怒了:“婳丫头都说考试考试,你这么胡搅蛮缠,你以为婳丫头就要你么?”
“还你要婳丫头就要招呢。”周围都是笑声,一般人早就恨不得钻地洞里去了,偏偏老太太还没事人一样:“总之,今天非得招我们自家人,还最少要10个名额。”
“就是不给我家也行,这10个名额,你们拿钱来买。城市里一个工作,没有四五百块钱,你们买得到一个工人名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