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不管在什么年代,人们都无法避免地会产生些类似“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样的想法,总觉得大城市来的东西肯定比这穷乡僻壤的好,也觉得要是自己也能买到城里人都愿意买的东西,就能更靠近城市。

尤其是像省城里和县里头的这些本就对自己工人阶层身份而自傲的工人们,更是不会错过能够拥有和首都、沪市这样大城市工人同款的假领子!

在人们疯狂涌入已经设有麦田服装厂柜台的商场、商店和供销社时,在他们亲眼看到由麦田服装厂挂在柜台后面墙上的,在首都的沪市两大知名商场里拍摄的,当地人抢购他们厂生产的假领子的照片时,人们的呼吸都浓重了几分。

如果说之前他们还有不少人是抱着怀疑的、看热闹的态度过来的,那么在看完这做不了假的照片以后,人们的想法就彻底变了,目光也充满了这个厂子生产的衣服的向往!

看着衣服领子上印有的手工缝制的麦穗标志,听着柜台里面的业务员拿着大喇叭喊缝制的麦穗是首都和沪市百姓认证过的防伪标识,凭此标志和购买小票可以累计积分,年底兑换奖品,还能免费改裤腿、腰线的话,本来没想买衣服的人也都被这样令人十足十心动的宣传口号说得心痒难耐,跟着一起挤进了购买衣服的队伍里头了。

说实话,这样排队场景,相比较起首都、沪市那样的大城市,还是显得单薄了点,连隔壁的江夏省都比不了。

从首都回来的业务员们十分凡尔赛地这样想着,更觉得当初苏厂长舍近求远,花钱铺路派他们去首都、沪市和邻省铺货是个英明的决策。

要是他们一开始在省城和县里头卖假领子的话,不光没办法借着他们在大城市达成的成就回来当噱头,没法通过假领子赚到太多的钱,还肯定会被县纺织厂那群学人精们给剽窃走他们假领子的做法,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多少已经有点见识的业务员们并不知道他们此时此刻所想的想法,正是当初苏曼执意要去大城市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他的原因还有苏曼之前说过的“品牌效应”,这个想法已经达成,如今省城和县城的老百姓们就是证明。

至于再多的原因和目的……

那自然是离不开苏曼对吞并纺织厂的野心。

如果她不主动把县城这块看似诱人的“大蛋糕”留下的话,又怎么能勾起纺织厂的野心,让他们主动跳进自己设好的圈套里呢?

纺织厂在盯上这块“蛋糕”的时候,一定以为自己如今还在靠从他们厂购买回来的布料做库存,觉得那批料子应该只够她将货卖到首都、沪市和邻省的,所以才会生产好了假领子后,先一开始找上门来试探自己。

只可惜,能生产假领子的“的确良”布料可不是只有他们县纺织厂,首都、沪市是有更多的纺织厂,能生产更多这样的料子,甚至因为竞争激烈,价格上面还要比他们这地方便宜不少。

苏曼早就已经借助首都和沪市的资源,生产足够市场需求量的假领子,之所以一直忍而不发,自然是为了给纺织厂一个措手不及,彻底将整个厂点点蚕食,彻底吞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