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又没回答对方厂子到底有没有建厂,招工人,也没有透露出关于厂子除了是公社组织以外的半点讯息出来。
老黄:“……”
高手,这是个高手!
看着苏曼俊俏的模样,故作天真烂漫的样子,和她与之形象完全相反的,滴水不漏的回答,老黄不仅没觉得她这个回答不够不够,反而没了刚刚对她小小年纪就当了副厂长的身份的怀疑,态度越发客气起来。
但老黄没了怀疑,不代表苏曼没有问题。
在继续去到厂长办公室的路上,苏曼没有理会这一路上那些纺织厂里的工人盯着她不放的目光,只借着老黄不再发问的沉默空档,开始了她的发问:“大爷,我这是第一次进来咱纺织厂,这厂长办公室还有多久才到啊?”
老黄说道:“厂长的办公室在二楼,上了楼梯以后左转的第三间就是。其实不算远,就是想上楼梯得先越过生产车间,不过再往后走一会儿也就该到了。”
苏曼点头:“听上去是不算远,但我看咱纺织厂的生产车间可真大,在这里面的工人也真多,这不得有一两百人?”她没有多问别的问题,因为问了这位传达室大爷也不一定知道,知道也一定不会告诉自己。所以,不如问些不痛不痒的事情,起码能得到答案。
“哪儿呀,整整四百人呢,这还不搭厂长、工会主席手底下的干事,真要算起来得四百多人哩!”厂子里的工人人数不是啥秘密,老黄也没有刻意隐瞒,说道,“这做布料听起来简单,但可也不是光靠机器作业就能行的,这想要把棉花变成棉布,中间需要的步骤老多了,就说纺线这一步就可麻烦了!所以,现在厂里头大部分的工作还得是靠人工才能够完成的!”
说着,老黄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正在为他们厂有四百个工人的事情感到惊讶的苏曼,故意道,“我们厂的布料可不光是卖给市里的服装厂还有各个商场、商店、供销社和合作社,隔壁军团所属的被服厂的布料也是我们厂提供的呢。而且,我们厂现在不光要做棉布料子,还打算买新机器,生产‘的确良’布料,现在大城市的人都是穿这种料子做的成衣!”
老黄话的意思,主要是想要凸显一下他们厂的厉害,和布料的质量,让苏曼这个看起来不算很安分的小姑娘等会见了厂长能老实点,但他却没想到,苏曼倒是把他的话都认真听进去了,可提取出来的有用信息却是……
苏曼想,怪不得这一个小小的县纺织厂就能有四百来个工人,原来大头经营是靠给军团供应被服布料啊……他们想买新机器?还是用来专门生产“的确良”布料?
想到即将登上历史大舞台,成为接下来至少十年成衣流行趋势的“的确良”布料,苏曼对于这个厂长对发展方向的把控还是认同的,但相同的东西多了,价格就没办法继续持高不下,必然会价格下降。所以,如果这个厂子的领导层能更具远见的话,就应该让棉布和化纤布两条生产线并存,两手抓,这样才有利于厂子细水长流的发展。
所以……
如果纺织厂进新机器的话,那势必是要淘汰一批旧机器。而且,如果厂里的流动资金不够的话,他们恐怕还要将旧机器出二手……
于是,在还没有见到厂长,商量好棉布料子订单的时候,苏曼就已经开始合理计划起等赚到钱后,能否从纺织厂这边买一批二手机器回去,弄个纺织小作坊的事情了。
并不知道苏曼已经惦记起他们厂机器的老黄仍在边走边介绍着:“这是我们的流水车间,里面都是我们厂的正式工人,要是勤快点的话,每个月可都能拿三十多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