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一半的时候,陈秋苹皱了皱眉,似乎觉得自己这总写这样的话在信里,会让建军哥和自己一起陷入苦恼的情绪中。
于是,她另起一行,写道:“说起妈妈的再婚对象苏叔叔和他的女儿小曼姐,不知道建军哥你收没收到我上一封寄给你的信,在那封信里有简单提过,但经过再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我发现他们真的是很好很善良的人……”
陈秋苹的字很是清秀,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赵建军的信任。
这份信任,主要建立在陈秋苹父亲刚刚去世,林芳不想让她受自己和婆家那些咄咄逼人态度的影响,而不免忽视她当时丧父之痛的时候。
也是因为这个,陈秋苹才会在林芳那么笃定地说赵建军和陈红是在联手骗她的时候,也从未有过半点对他们俩的怀疑。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在这封写满了自己信任的信件,辗转数日后,终于在一月初被邮递员送到她心心念念的建军哥手里时,这份信任却早已变质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1969年的1月份。
虽然这时候已经过了元旦,结束了68年,进入到了69年这个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
但这时候人们还没有“跨年”这个概念,仍旧以农历新年为主,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那天。
在这个年味还十足十的年代,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几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只从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迎接春节到来,而几乎都是从一月份就开始准备年节需要物品的行动就能看出来。
而这,也是每一个华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这个大多数人们都只能在春节时才能奢侈一把的年代,春节前的采购就成了人们的乐趣所在。
苏刚山和林芳也不例外。
趁着难得的休息日,林芳和苏刚山也相约一起来领他们各自的月供应,顺便也随大波地囤一囤年货,准备好好迎接这个对他们重组家庭来说是第一次共度的春节。
走在街上,苏刚山和林芳这两个名义上是再婚夫妇,实际上却更像是搭伙邻居的人,边走边商量着都要买什么。
苏刚山扒拉着手里的票证,说道:“等到春节的时候咱俩都能有一两木耳的供应,还有上个月的细粮咱也都还没动,等到春节的时候,我给俩孩子做打卤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