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居然不认识他们。这些孩子已经读到中学,也不知道华国最翻云覆雨的媒体大佬叫凌万顷,也不知道娱乐圈有个二十年后翻红、如日中天的影后叫江一苇。
学生们只知道学校里来了两个特别好看的人,虽然年纪不太轻了,但这两人好洋气、好有气质。校长说,这是来帮助他们的人,能让这个大山里的学校被山外的人知道,能有更多的好心来帮助他们。
而这两个人说,他们走进大山,为的是以后能有更多的人走出大山。
才这是“翻山越岭”的意义。
除夕那天晚上,学校破例没有上晚课,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以及首都来的“凌叔叔”和“江姐姐”,一起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
没人注意到,“凌叔叔”和“江姐姐”又差辈了,他们只知道,这饺子是“凌叔叔”一个经营饺子馆的朋友,特意从百里之外驱车送到大山深处。
那天晚上,女校长打开了学校最大、最漂亮的大教室,让同学们在这里表演节目,谓之:大山里的春晚。
江一苇看到了墙角立着的一架钢琴。
“咱们学校有钢琴?”江一苇意外又欣喜。
女校长却有些不好意思:“建校时社会上的好心人捐赠的。可惜我们没有一个老师会弹钢琴,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我会!我给同学们弹琴!”
谁说江一苇没有参加“春晚”,她成为这台“大山里的春晚”最重要的一员,给每个上台表演的同学伴奏。
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炫丽的灯光、没有昂贵的礼服,更没有如痴如醉的观众。可江一苇比任何时候都开心,同学们稚嫩甚至些走调的歌声,女校长在角落里欣慰的笑容,都成为她最难忘的新春记忆。
这里简陋,但这里温暖。
…
与此同时,在帝都的某家私人医院,却是截然不同的一幕。
欧文静躺在最豪华的套间病房里,暖气开到最足,却依然觉得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