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最后两年(二合一)

从霍元甲开始 全鸡手 2189 字 2022-10-14

这一点就要靠张之洞来解决了。

想到就做。惊喜的是,仅仅花了几天时间,余恪就找到了去除异味的方法!

无异味的橡胶水壶产出后,很快就在国外打开了销路。

连带着余恪橡胶厂的其它产品的销量,也提升了不少。

橡胶厂的月盈利翻了几番,从七八千两白银提升到了两三万两白银。

橡胶厂的规模也越做越大,以至于原本那一千五粤武备军都有些不够用。

不得不再从附近几个县招募一些工人来。

余恪在莲花县呆了将近半年,等橡胶厂的生意稳定后,才回到广州。

这半年来,华夏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

首先是白莲教。

在河南举事的那一支白莲教义军失败了。

倒并非清廷出手剿灭,而是这支白莲教义军自行分崩离析了。

河南白莲教的坛主李丰以三万人马围住了洛阳城,陷入僵持,但围了一个月也依旧没能攻下洛阳。

毕竟这三万人马大部分都只是被驱赶而来的灾民而已,并没有什么战斗力。

围了洛阳城一个月,这三万人马粮草供应不足,灾民也成片成片的饿死,甚至由于尸体处理不当,产生了瘟疫。

三万人马一个月后就只剩下不到五千。

大部分人马向其他地区逃散了,少部分白莲教的教徒依旧在死撑。

洛阳城内守军见白莲教大势已去,八百官兵在洛阳城守将武翀的带领下主动出击。

击溃了剩余的白莲教众,并活捉了坛主李丰。

而这时山西的白莲教坛主栾振坤,带着五万人马姗姗来迟,再次围住了洛阳城,攻城三日始终没能拿下洛阳,便又退了回去。

说到山西的白莲教,这教主栾振坤倒是有些本事,不到两月时间便将山西大部分城池攻陷。

手下人马也发展到了二十万,甚至组建出了五千骑兵,三千火枪兵。

实力大增后,栾振坤自封晋王。

栾振坤这么做,立刻触及到了朝廷的底线。朝廷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军机处诸位大臣达成了统一的意见,让袁世凯率领手下北洋新军平叛。

一个多月时间,袁世凯连拔十数城,几乎是摧枯拉朽地剿灭了栾振坤手下二十万军队。

并且一炮炸死了栾振坤。

清廷虽然已腐朽不堪,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等闲之辈有资格轻易冒犯的。

剿灭了栾振坤势力后,袁世凯班师回朝,被朝廷加封为超一品三等忠勇伯,但实则是明升暗降,被削弱了军权。

北洋一派在李鸿章死后群龙无首,而袁世凯隐隐有统一北洋派系的态势,朝中几位执掌大权的大臣们,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袁世凯做大。

这一次派袁世凯去剿灭叛贼,实则是一次试探。

袁世凯心里也很清楚,现在还没到他冒头的时候。

一次轰轰烈烈的剿逆,虽然亮出了清廷的肌肉,震慑了一些人。

但也同时让一些有心之人,看出了清廷内部的混乱和虚弱。

前文说过,宗人府选择让恭亲王继位。

按照国法,宗人府有这个权力,旁人无从干涉。

但庆亲王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他掌握了朝廷财政大权。

慈禧死之前,这庆亲王便是慈禧的“钱袋子”。

户部几乎牢牢掌握在他手中,手下也有许多朝中大臣支持。

如今朝中这恭、庆两党斗得不可开交,势同水火。

甚至,朝廷隐隐有分裂两朝的迹象。

当然,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

但不管是恭亲王还是顺亲王继位,都无法阻住大清日赴西山了。

自白莲教栾振坤被剿灭后没多久,沉寂了几十年的天地会,也开始举旗造反。

而且势头要比白莲教强得多。

天地会这次造反始于云南。

这些天地会的反贼乃是三十多年前,在广西建立‘大成国’的那些天地会反贼的余孽。

与黑旗军也有一些联系。

刘永福到底只是想余恪和张之洞一起造反的盟友,和余恪、张之洞穿不进一条裤子。

他被天地会的旧友说动,要和天地会一起举旗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