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外,姜卓卿和姜南君二人早就在那候着了。小姑娘和娘亲一同坐上马车,两位兄长打马在侧,除了正在朝上的姜大人,一家子倒是齐齐整整的。
不过出发前,姜二公子严肃地抿了下唇,向丫鬟要来了一副面纱,给自家妹妹戴了上去。
他本是讨的幕篱,可人儿觉它戴着太热,他便只好退而求次地换成了面纱。
虞氏看着不禁有些好笑,却也没拦他,一行人便这么顺顺利利地离了府。
不过他们不知,自己前脚刚走,后头便有宫人叩响了尚书府的大门。
大半时辰后,马车抵达盛云寺前。
今日来上香的香客尤甚,姜岁绵坐在里头,都能听到马车外络绎不绝的说话声。
小姑娘掀开车帷一角,只见外间马车浩浩荡荡的。
女儿家们叫帷帽遮掩得严实,各自和相熟的小姐妹凑在一处,还不约而同地都提着个小巧的提篮,盛着各色果子。
那是巧果,拜织女所用的。
传言女子所做的果子越是精巧,所诉心意便越是容易被天上的神仙给听见。
姜岁绵鼓鼓的腮帮子倏地一顿。
她迟缓地眨眨眼,方才低头瞧了眼手里那被咬了大半口的糕点,软乎的糯米皮上还印着牙印
大雍各地七夕风俗不同,过法也不一。简单的等夜时在院里摆张桌案,拜一拜也就是了,若要再繁杂些,彰显自己的诚心,才会特意往寺庙里去。
姜家从前不在意这些,全府上下才得了一个女儿,怎么宠着都不为过,自不会盼着狼崽子把人叼了去,每到七夕这天跟个没事人似的。
因此连带着小姑娘对此印象也不深。
姜岁绵本来还奇怪,车内小几上怎么尽是些软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