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黎淮自己从没写过读书笔记,日记、周记也没,因为黎堂觉得这些东西无聊,是只会挤占他时间的垃圾字。
他8岁,三年级,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
12岁,初一,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短篇故事合集;
15岁,初三,拥有了自己的畅销代表作。
除了考试,没一个老师会要求他完成任何写作相关的练习。
所有人都觉得他的脑子应该用来写更有价值的东西。
他曾经是誉满天下的天才少年,世人皆赞虎父无犬子。
但其实他的童年厌恶写作,厌恶一切跟表达挂钩的东西。
并且这种厌恶,持续了很久,久到黎堂去世。
这本读书笔记不是他的,但里面读的书全是他的,本本不落。
黎淮对这里每一个字烂熟于心,也依旧小心仔细地用翻书杖一页一页往后。
笔记本的小主人很认真。
一天一页,每天都会坚持阅读,标题、页码记抬头,日期、落款写文末,时间俨然已经是十五年前。
每一页内容不多,短短几行字,像读书笔记,也像心情日记。
黎淮看到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心情不好”。
有时会写“心情不好,读完又好了”,有时会写“心情不好,读不完了”,有时又只写“心情不好”,或者光一个“阅”。
距离《凤冠》剧本会结束过去一个礼拜,这是宁予年发现黎淮的房间总在半夜透出光的第五天。
他这一个礼拜过得很安逸,安逸之余又有点精力旺盛,有劲没处使。
经过那次聚餐,宁予年刚准备认真干点什么,黎淮那爱找茬的爱人却忽然没了动静。
这七天,黎淮一直待在洋房处理堆积的评估报告,两个人不知道是因为他吵了架,还是真的工作忙,既不打电话,也不搞突击检查。
宁予年私下问过肖,肖也搞不懂,说从来就没搞懂过,还建议他也不用花心思搞懂。
那两个人本来就不正常。
转眼又一个凌晨三点半。
宁予年每天跟打卡一样,准点端着他的热红茶出现在黎淮卧室门口。
洋房走廊地面铺的是大理石,宁予年走过的声音很轻。
他第一次发现黎淮睡一半爬起来,还是他熬夜熬累、下楼找水路过看见的。
宁予年起初以为黎淮跟他一样,只是单纯喜欢在晚上工作。
结果这人估计自己待惯了,门板跟门框总赊着条缝,没有关严的习惯。
他这一天两天,路过着路过着就看出了玄机。
敢情天天半夜趴书桌不是在加班,是在用他送的翻书杖“摸鱼”——不看一下那本笔记睡不着觉。
宁予年早在来这幢洋房的第一天,就摸清了这里唯一带锁的地方,也就是黎淮书桌底下那层抽屉。
最老式的钥匙锁,想打开毫无难度,还是黎淮这几天频繁的光顾,才勾起他的兴致。
但今天的黎淮又不同。
宁予年发现他在盯着那本笔记看了一个星期以后,第一次翻出了纸和笔。
-“改剧本再厉害,自己不会写东西,也就是个三流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