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说道:“朕知道,但朕想着此时前线将士在此用命守城,而我却在宫中安然无虞地待着,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呀。想那宋朝真宗之事,若非是皇帝亲征,宋廷恐怕那时就亡了!”
说到这儿,朱祁钰又停了一下道:“当时契丹大举入寇,朝廷也有请圣驾南移之议,幸赖寇准力排众议,极谏真宗亲征,这才败敌与澶州城下。而今的情势与当时何其像也?”
“太祖高皇帝北伐之时曾言'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我大明承宋朝正朔,与大宋历经相似的劫难,岂不是说现在也需要皇帝上城吗?于卿应该劝朕出宫才对。”
于谦被这一番话整无语了,只能道:“陛下心系将士,为将士记名的事臣已经知道了。陛下既有此心,臣等必将毕其功于一役,打的那也先再也不敢犯边。”
石亨这时也说道:“陛下定可放心,末将必尽全功。”
朱祁钰听了这话,也说道:“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
“这是入阁参预机务的商辂、彭时二修撰,这两人忠义有为,于卿、石卿二人可多关照关照。”朱祁钰指着身后的二人,对面前的二人说道。
“二修撰臣自然是知道的。”“商、彭二公年轻俊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谦、石亨二人闻言也回应道。
朱祁钰又对商辂、彭时二人交代了一番后,便和王诚一道转身回宫了。
于谦二人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自己去德胜门,那自己倒也不必在大战前非要任性一下。
这边,于谦二人见到朱祁钰掉头回府后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瓦剌大军此时都已经到了卢沟桥,京城附近都已经出现瓦剌探子了,他们实在不敢冒让朱祁钰接近城墙的风险。
————————————————————
回到宫中的朱祁钰等了一会就吃上了饭,但他明显感到晚上的饭不如中午的好吃。
一旁的王诚敏锐地察觉到了朱祁钰的表情,问道:“皇爷,可是这饭不甚好吃?”
朱祁钰道:“倒也不是,只是这晚上的饭不如中午的好吃。”
王诚闻言,说道:“要是皇爷觉得饭不好吃,奴婢明日去光禄寺走一趟,给您找做的好的厨子。”
朱祁钰则道:“这不好吧。前线将士守城,朕在后面找厨子,这要是传出去,于军心怕是有大害呀。”
王诚说道:“无妨,皇爷若是想吃点好的,奴婢亲自去找,绝对不会传出去。到时要是被知觉了,就只说是宫中正常招人罢了。毕竟土木一役,可是跑回来上千个厨子,这些人不能闲在光禄寺呀。”
朱祁钰真是长见识了。
看来以后行军在外,一定要跟好厨子,生还率高。
饭后不久,朱祁钰便去乾清宫安寝了。
毕竟明天瓦剌大概率就要到了,朱祁钰要保持充足的精力。
一夜无话。
朱祁钰第二天醒来时,已快卯时了。
现在大敌当前,反而没有时间去进行各种廷议了。
既然已经将权力全数放给了于谦,人尽其用的道理朱祁钰还是明白的。
————————————————————
此时,朱祁镇正在卢沟桥写信。
他的任务量可不小。他要写三封信,分别送给太后、皇帝和朝中群臣。
写完信,朱祁镇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书法,吹干墨迹,将信件封好递给旁边的袁彬。
“你去替朕跑一趟吧,务必要把信送到。”
袁彬接过信,领命匆匆而去。
军中,一人跑过去向也先报告:“信已经送出去了。”
也先闻言,说道:“既然已经送出去了,那我们也该向前了。传令,大军开拔,一个时辰内到北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