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有时晴天有时阴

乡村之巨变 温岭人 1109 字 2022-10-14

更何况木制皮箱这种产品,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一句话,只有先发优势,没有持久优势。

所以,陈扬才催促陈兵拼命的生产。

先把该赚的钱赚到手,至于以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些大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着作里,总是强调企业要有长远规划。

陈扬觉得可笑,他认为强调这个观点的经济学家,应该没当过企业家,一定是在纸上谈兵。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把眼前能赚到的钱赚到手,在此基础上,才有资格去考虑长远规划。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所以的长远规划都是狗屁。

也算陈扬走了狗屎运,也算他有“先见之明”。

皮箱销售仅仅火爆了三四个月。

六一儿童节刚过不久,皮箱的销售就开始疲软了。

让陈杨感到意外的是,申菁在电话里告诉他,鞋类销售和小商品销售也是直线下滑。

陈扬纳闷,难道是自己的经营方式有什么问题?

叶菁告诉陈扬,不是他们一家,而是大多数同行,都遭遇了同样的局面。

陈扬明白了,是大环境出了问题。

读报纸,看新闻,陈扬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有时晴天有时阴,生意场上也是这样。

陈扬决定果断采取措施。

六月上旬的一天。

陈扬把二弟叫到二楼客厅,再让顺子去请蔡福满和蔡岳松。

蔡福满的鞋,和蔡岳松的皮箱,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卖给了陈扬。

过了一会,蔡福满和蔡岳松前后脚赶到。

顺子懂规矩,没有上楼来。

“岳松叔,福满哥,对不起,我要踩刹车了。”

蔡岳松和蔡福满都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