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开始给他的女性饰品定价。
这方面,路桥街那边的供应商们,早已给出了建议。
他们说,如果他们的批发价是一,那终端的零售价必须是三及三以上。
就是如此的暴利。
作为中间商,他们建议陈扬,把他的批发价定在一点五到二点零之间。
上百种女性饰品,不可能一一核算,在经营过程中,都按上面的公式计算就行了。
陈扬决定,马于周三人和老板娘如果要货,就按一点五的比例。
其他人要货,统一定在一点八。
还别说,马于周三人,第二天就向陈扬各批发了一百块钱的货。
后来陈扬才知道,他们不只是在帮他,更是在帮他们自己。
赚点死工资,对马于周三人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
开辟第二职业,或者叫兼职,赚点外快,一直是三个人的努力方向。
这次认识陈扬,可谓是歪打正着,天作之合。
只是把货发向各自的家乡后,还需要等待,才能看看有没有实效。
老板娘更不含湖。
一方面,老板娘陪着陈扬,主动上门,与几十个房客洽谈合作。
用陈扬的话讲,这叫有枣没枣,多打几杆试试。
住在浙东旅社的房客,有十一个,共购买了价值六百块的女性饰品。
另一方面,老板娘陪着陈扬访问其他旅社。
有七家旅社的老板,愿意扮演中间商的角色。他们帮着陈扬推销,也卖出去七八百块的货。
老板娘也从中赚了不少。
每批发出去一块八毛的货,陈扬收回一块五毛。剩下的三毛,全归老板娘。
当然,老板娘也是精明,她只要两毛,另外的一毛,她让利给她的下线。
不到十天,陈扬带来的货已所剩无几。
而到这个时候,陈扬还没在上海本地卖出哪怕一块钱的货,货全被外地在上海的人给买走了。
生意如此火爆,陈扬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