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所有人的脸色都很难看,只有楚老爷子神色很复杂,眼神有些怔忡,似乎陷入了什么难忘的回忆,目光悠远,带着几分感伤和凄楚。
步萌知道,他是想到了自己的大儿子楚开山,据说当年他也是六岁启蒙,曾被夫子誉为神童,楚老爷子那真是把一切希望都托付在大儿子身上,为了给他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那叫一个呕心沥血,只是他最终还是辜负了他的期望,如今他的孩子与他如出一辙的聪慧机敏,他说不出是欣慰多,还是心酸多。
“四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真是难得,不知是谁给你启蒙的?”楚之孝第一个回过神来。
“回大哥,是我姐姐教的。”楚之恒脸上带了点点笑意和骄傲,显得愈发可爱。
“嗤——怎么可能?以前大伯给我们启蒙的时候,就她学的最差,就她那脑子还能教别人?”韩冰一听是楚清教的,一脸不屑。
这话虽然难听也是事实,楚开山科考无望之后,又卧病在家成了药罐子,只能给几个小辈启蒙,楚家的几个姑娘除了当时年纪太小的楚洁,都是楚开山启蒙的,这也是韩冰一直觉得自己是耕读世家小姐的仪仗,父亲哥哥都是童生,自己也认字懂些诗文,觉得自身这样的条件窝在这乡野着实委屈。当初的三个姑娘,就楚玉学的最好,接着就是楚冰,最差的反而是楚清,整个人呆呆愣愣的,看谁的目光都是闪躲不安,简单的算术怎么也学不会。
“我姐姐很厉害的。”楚之恒立马反驳,一张玉雪的小脸气成了河豚。
楚清轻握了下弟弟的手以示安抚。“我虽不才,这些启蒙的知识还是懂的,主要是小恒聪慧,一通百通。”
“三弟确实聪慧,我倒是很有兴趣和三弟交流一下……”说着,楚之孝就就着三字经考校了楚之恒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随意,实则刁钻,若非真的通晓三字经所有的注解寓意,否则很难回答。
楚之恒毫不怯场,两人来了一场以三字经为主题的学术讨论。
步萌就在一旁悠哉地看着这一场你来我往的打脸戏码,最后以楚之孝被楚之恒问得哑口无言落幕。
楚老爷子从头到尾估计没听懂,但一直点头道好,好,好。这明显就是更看好楚之恒。
二房的人坐不住了,赵氏首先开口:“之恒真是了不得,想必学了很久吧,这读书要紧,身体更重要啊,你年纪还小不必太急,揠苗助长要不得,明年你就七岁了,去书院正式启蒙刚好……”
意思就是今年就留给她儿子楚之贤。
这时,一直坐壁上观傻不愣登的贺氏也跟着附和,“是啊,之恒年纪还小,我们之礼也七岁了,而且楚家就我们三房没有读书人,我们之礼可是三房的独苗苗啊,当年老大读书,我们三房可是出了不少力的,之礼他爹可是有名的木匠,之所以什么都没给我们留还不是因为钱都给老大读书用了,二房也有之孝了呀,怎么也该轮到我们三房了,爹娘你们可不能这么厚此薄彼呀!”
贺氏一通长篇大论后又开始一唱三叹:“可惜之礼他爹死得早啊,要不然我们之礼也不会连书都读不起,他可是英雄啊,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却连自己妻女儿子的往生都没个保障……”
这番话在理,可是楚家人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早就没有了任何触动。
楚老太首先不耐烦,瞪了还在哭嚎的贺氏以及不安分的赵氏一眼,“给老娘都闭嘴,你们耳朵是聋了,都说了家里的银钱只能供一个人,谁的书读的好就让谁去,你是想要老娘的银子打水飘啊!”
贺氏被喝得瑟缩了下,但还是梗着嗓子道:“让我们之礼去读书怎么会是打水飘呢,之礼也跟她姐认过字的,他可聪明了,他爹给他留了些木匠活的工具,他自己就玩得可溜可麻利了……”
贺氏极力辩解加推销自己的儿子,赵氏噗哧一声笑了,“三弟妹呀,这读书科考可不是会做些木匠活计就能行了。”
这话不可谓不嘲讽。
步萌脸色微冷,“二伯母说的对,科举和木匠确实比不了,毕竟科举那要考出来才叫本事,否则那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至于木匠嘛……我爹就是个普通的木匠,却也是对楚家贡献最大的,从做学徒开始就贴补家用,大伯和大哥的科举之路,我爹也铺了不少路吧?玉儿记得大哥的拜师礼还是我爹制的一个核雕,那可是我爹生前最后一个作品,雕了五个多月,价值不菲呢……”
步萌这番话算是说得不客气,因为赵氏触碰了原主的逆鳞,她不求所有人都能记得她爹的恩,但也容许不得丝毫侮辱,这赵氏是明显看不起她爹这个木匠,但要好处时也没见客气,简直让人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