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现在流行高端高价的精品农业作物,就算是一棵白菜,连浇地用的水都能搞出点不同寻常的名头来。
——园子这个想法扩展一下,完全可以搞成一个从原料就开始保持绿色原生态的调味品产业链啊!
盐、酱油、醋、辣椒酱、生芥末等等。
依照铃木会长的指示,要做就做全,也做到最完善。
准备作味增酱,就从自己种无公害的豆子开始;
要做新鲜耗油,就从自己养牡蛎开;
如果做xo酱,那选用的火腿,必须从养猪喂饲料,就开始严格把控!
照铃木会长的指示,产品出厂前的过程搞的越讲究、越繁复,最后的成品就越能卖高价!
他把园子为了博佳人一笑搞出来的味增酱厂计划扩大了十倍不止,然后让园子从自己挑选原材料产地开始,研究着搞个调料品牌出来。
铃木园子觉得这事听着有点悬。
“我们平常吃牡蛎,都说是北欧进口的最好,本土品种……行吗?”
资本家铃木史郎在电话的另一端和善的笑了笑:“除了自家飞机货真价实跑了一趟空运的,你能确定那些进口货,真的就是进口的吗?”
园子想了想,赶紧摇头。
父亲大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她:“不懂就先去研究一下,为了保证品牌的级别和品质,生产过程中多点苛刻的条件也好,到推广的时候,这都是能拿来套现的黄金点呢!”
挂了电话之后,铃木园子小姐苦大仇深的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半天,决定先去把动植物百科全书看了。
然后她买了份农业地形图,比照着房产地图努力研究,准备选定个合适的地方当原料农场。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打架、如何更好的打架——只有铃木园子抱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努力学习着大豆发酵和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