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冷笑一声,“她倒是个自恃聪明的,在哀家眼皮子底下竟敢耍心眼子。”见江嬷嬷不解,还说道:“你方才没听见她同她那两位嫂子在说什么。”
江嬷嬷想了想,“说咱们太子妃好福气,捡这么好的日子生孩子。”也不过就是一句恭维的话罢了。
太后道:“你别看她做出一副讨喜乖巧的样子,说这话分明就是在埋怨太子妃产子抢了她大婚的风头。”
江嬷嬷就瞪大了眼,“不能够吧,谁生孩子还能挑捡时间不成,瓜熟蒂落,是拦也拦不住的事情。”
“你不信了吧,这就是安郡王府教养出来的。当时有不少老王妃内妇诰命在她那里道喜,突然听说太子妃生产,自然就凑在一起说了一些好话,而她呢,当面笑脸盈人,背后却是把那碗生面都给打了,不知道的都以为她这是给饿晕了才会失的手,只纷纷说她是个娇柔的,八阿哥可得好好疼着才是。可是方才老王妃却悄悄同我说,她那喜床上的莲子花生那些果品被撵碎了许多。”
这话就不言而喻了,喜床上撒的果品那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任谁也不敢拿破损的来充数,别的不说,意头总是不好的。是以江嬷嬷也对这位八福晋有了新的看法,往后她若再来宁寿宫请安,便依着太后的意思,再不放她进去。
第四一章
太子的第一个孩子是个阿哥, 还是嫡出的,可不就把康熙给高兴着了, 报过去的时候就直接给取了名,叫弘晳。
就连洗三的时候,也特地把宫里最老的两个姥姥指了过来,说是太孙同别个不一样, 就要这种给许多皇子皇孙洗礼过的姥姥来伺候。
太子便每人各封了十两银子打赏。
后来舒妍听说皇上那边也给两位姥姥各赏了五两。
就那一会儿功夫的事情, 就赚了十五两,这钱未免也太好赚了。
太子便笑道:“讨个吉利而已, 瞧把你给可惜的。”
“倒不是觉得可惜,就是觉得姥姥们在宫里比其他所有宫人都赚钱,还不是什么吃力的活。”别的不说,后宫里包括外面的宗室, 每年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孩子出生,而洗三礼又是满族人极其看重的。
宫里的姥姥也没有很多定额, 不过五六个人, 还不归任何人管, 只是在内务府里应差, 哪边生了孩子, 才会被派出来。所以说这真真是个来钱多还轻松的职业了。
经舒妍这么一说, 太子倒是才往这上面想一样, “要说宫里的姥姥一年也能办这种差事三四十回不等,倒也没有次次都能得个十五两的封红,大多是五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