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正说着,宝玉竟然来了,眼里像是没有看到云臻夫妇二人一样,只眼里看到这癞头和尚,一揖到底,“大士,你让我找得好苦!”

癞头和尚道了一声佛号,转而对黛玉道,“女施主,世间事一切都是缘定,佛门慈悲,一向就不会强人所难,且尘缘若未了,佛门也无法接纳,可如今,且看令表兄之佛缘深浅,想必女施主心中自有高低,且奈何?”

“大士的话有理!”黛玉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实在是他人奈何不得的事。想必宝二哥哥已是桂榜有名,以为报了舅舅舅母之大恩,只是十多年红尘翻滚,身上早已沾染了世间陋习,将来在那大荒山无稽崖上,又如何经受得风吹雨打沙化?抑或是说,大士与我一样,也知晓他的来源,这是要回到警幻仙境,做那神瑛侍者?只我听说,滚滚红尘比那清净仙境要有趣多了?”

说完,黛玉牵着舜哥儿的手就准备离开,云臻听得云里雾里,因他对黛玉万分相信,也并没有在这时候有所询问。可黛玉这些话,落在这癞头和尚耳中,与宝玉的耳中,无异于九天惊雷一般,震得二人懵了好久。

正发愣的这当儿,贾兰领着家里的小厮们过来了,拉着宝玉,“宝二叔,快跟侄儿回去吧,老太太等着宝二叔呢。”

宝玉被他拉得一个趔趄,身子已是不自觉地跟着朝前跑了好几步了。癞头和尚这才回过神来,出家人深知万事不可强求的道理,便拿出那块玉来,一口气吹下去,那玉再次绽放出五彩神光来。贾兰一见这玉,便冲上来要抢,“这不是宝二叔的吗?你哪里偷去的,还不快还给我们!”

那和尚呵呵一笑,深深看了贾兰一眼,将玉托着送过去,道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已是飘然而去。

第261章 僧道

黛玉与云臻并没有走多远,贾兰正拉着宝玉走,宝玉却死活都不走,而是拽着他找到黛玉,问她,“林妹妹,你说的那些,都是从哪里来的?”

黛玉道,“这没什么,我三岁的时候,这和尚也去过我家里,他说我身子骨不好,只要遁入空门,发誓一生侍奉佛祖,便可以一生无恙。宝二哥哥也知道,我父母膝下子嗣并不多,只有我和檐哥儿两个,他们哪里舍得?偏我若是不听那和尚的,我父母又担心我养不活。好在”

黛玉朝云臻看了一眼,“幸而有王爷,是王爷叫林医正帮我调养身子骨儿,这才有了如今。”

贾兰忙道,“原来那和尚也有哄人的时候,他不是说林姐姐若不遁入空门便养不活吗?如今,林姐姐都生了两个哥儿了,我瞧林姐姐气色红润,精神饱满,将来只怕能活一百岁呢。”

宝玉若有所思,贾兰邀请黛玉,“林姐姐,横竖这会子林姐姐和王爷已是回不去王府了,前面就是宁荣街,不如跟着我们去喝杯茶去?”

黛玉一瞧,原来他们信步而走,已是背离了回王府的方向,与云臻对视一眼,见云臻不太肯去,她便道,“不了,哥儿该累了,这会子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府了。”

马车一直跟在后面,钟顺一听说要回去,便叫马车驶了过来。云臻见宝玉叔侄二人,到底有些不放心,叫钟顺又去要了一辆马车过来放,吩咐道,“多派几个人送宝二爷和兰哥儿回去。”

贾兰松了一口气,和黛玉二人道谢之后,几乎是押着宝玉上了马车。

云臻瞧着他走远了,对黛玉道,“他爹是那样的人,瞧着兰小子还是不错的。”

黛玉道,“你还别说,将来振兴贾家,不定还靠着兰儿呢。”

一上了马车,舜哥儿和序哥儿便在二人怀里睡了。云臻一把揽过黛玉,问道,“你跟我说说,大荒山无稽崖是什么地方?警幻仙境又是什么地方?”

黛玉便笑道,“你听这和尚说的话,我三岁那年,他不是非要渡我出家吗?便说了许多无稽之谈,说宝二哥哥衔玉而生,那玉本是女娲补天的时候多出来的一块顽石,被弃在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下,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历经多少沧海桑田,竟有了灵性,求了一僧一道,要他们将它带到红尘中见见世面。又说,宝二哥哥本是警幻仙境里头的赤瑕宫神瑛侍者,因凡心偶炽,下凡历劫,那顽石便随了来。”

云臻不解,“怎地还有一道了?”

黛玉道,“一僧为茫茫大士,一道为渺渺真人,编出了十二金钗来,还分十二正册和副册之说,总之诸多名堂。有一首好了歌,我念给你听听!”

云臻竖耳听去,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黛玉念完,“写得好则好矣,当年甄士隐先生解过这首歌,解得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