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黛玉便和弟弟趴在窗口朝外张望,看严铎在船头给云臻置了个靶子,他拿着的那弓,都快和他的人一般高了,也亏得他举得起来,且那弦在他手上竟然拉了个满月。
黛玉早先就听说,当今圣上对皇子们的要求是格外严厉,三岁便在他们身边安排了识字的宫人,每日里务必要教小主子识字,五岁启蒙,先是由教习师傅领着背三字经,诗经之类的。待七岁了,正式延师,专门请了大儒,手把手地教着动第一笔,启读四书,这时候才是正式入学。
此后,寒来暑往,每日里都是三更眠五更起的,一年到头,只有冬至日、元旦、万寿节,才能放个一日半天的假,骑射功夫也是一日不得辍,平日里少有人监督,可到了秋狩之时,显露出来,惹得圣上大怒,便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了。
严铎捧了箭壶上来,云臻眼都不瞅地,便拿了一只出来,可见主仆二人做这动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熟练地引弓搭建,小小的手腕用力,拉动弓弦,脚掌像是吸在了甲板上,连船身随着浪摇动,他也是纹丝不动,右手松开时,箭已是飞了出去,正中靶心。
第50章 共济(求收藏,求票票,求评论)
黛玉忍不住要喝彩,忽地想起,凭什么要给一个嫌弃自己的人喝彩?更何况,她也没忘记那日在北静王府,他反问她的话,“我会不会挽弓射箭,你回头就知道了”,他今日便是在她面前炫耀来了吧?
虽说,他小小年纪,一手功夫非比寻常,可黛玉还是忍住了。只觉得,这人,心眼比针尖还小,一些事斤斤计较,比她还记仇,实在是不讨喜。
反而是檐哥儿,咯咯咯地笑着,双掌猛地拍,啊啊啊地大叫,这还不够,连忙从榻上往下爬,噔噔噔地要跑出去。
黛玉连忙去抓,他腿脚倒是跑得快,已是冲了出去。
严铎生怕他朝船舷跑,连忙一把抓住笑道,“哎哟喂,小祖宗啊,这是要往哪里去?”
檐哥儿被抓住了,不高兴,拼命要挣脱,严铎不肯放,他便扭头朝黛玉求救,喊道,“几几,几几!”
云臻疑惑地转过身来,抬眼朝黛玉看去,眼见得是没听懂檐哥儿的话。黛玉却是有误会了,以为他是在嘲笑自己,顿时脸一红,从严铎手里解救出弟弟来,指着云臻,哄着檐哥儿,“叫哥哥,哥哥就给你玩!”
檐哥儿如今一直是黛玉带着,很是能听懂些话,连忙讨好地朝云臻喊道,“多多,多多!”
云臻愣住了,又像是被吓着了,左手里捏着弓,右手里捏着箭,有种朝后退的意思,严铎笑着道,“哥儿太小,吐词也不大清晰,这是常有的事。”
云臻的眼里便有种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景象来,一道光彩映照在其中,朝着黛玉看了过来。黛玉已是看明白了,他先前其实不明白“几几”是什么,如今才是真正明白过来,顿时羞得连耳尖都红了,别过脸去,却恰好把半边绯霞般的脸颊送到了云臻跟前,那绯色似能放光,竟是将他的眼都照亮了。
这才是真正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好在,云臻并没有趁机取笑,而是忍了笑,对严铎道,“去寻把小点的弓来。”
待严铎领命去,他又喊住了,嘱咐道,“看看弦勒不勒手,找个手巧的丫头,用布条缠上。”
“是!”
黛玉心里头的那点怨怼,这会子已是烟消云散,目光很是和善地盯着云臻手里的弓看,又瞧瞧他,见他并没有注意自己,而是从箭壶里又取出一支来,檐哥儿正要扑过去,他忙松了手,将箭投回壶里,朝旁边伺候的小太监摆摆手,让他退下。
檐哥儿已是不管不顾地抱住了云臻的腿,“多多,多多”地叫,眼睛直直地盯着云臻高高举起的弓,眼见得是不拿到手不罢休的样子。
严铎很快就回来,却是拿了一个比云臻手里那个稍微小一些的,虽说用布条细细地缠过了,可那弓立起来,比檐哥儿要高多了。云臻拿在手里掂了掂,明显不满意,问道,“就这个了?”
“是的!”严铎陪着笑,“主子小时候的那个,这次出来匆忙,并没有带上,不如待靠了岸,奴下去买一个来?”
檐哥儿却是等不及了,已经拉着这弓,在和云臻进行拉锯战了,云臻又不敢放手,实在是这弓太沉了一些,他只得把自己手里的给了严铎,道,“寻根细竹子来,这总能做到吧?”
他脸上总是不喜不悲的,小小年纪,叫人瞧不出他的心思来,说话也总是四平八稳,除了与黛玉闹不快的那两茬,便是再不快也轻易不会在面上显露。此时,说话,却明显又有些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