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宣平侯林懋膝下两个儿子,嫡出的是林如海的父亲林远功,娶的是云南巡抚姜应鳞的女儿,生了林如海这一个独子。庶出的儿子林远德,老侯爷临终前,先帝怜悯老臣,不单让林远功袭爵,还赐下了一个户部主事给这庶子。
林远德娶的是南安太妃娘家庶出的女儿邱氏,便是如今北街的老太太。邱氏颇能生养,北街一共有三房,长房和二房都是从老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这且不算,还有个女儿,许给了锦乡侯府庶出的公子韩旭为妻;
北街林家这样的家世,老太太居然能够把女儿嫁进侯府,也算是颇有谋略了。
听了宋嬷嬷的话,二太太周氏冷笑一声,“这一场病,怎地都没把她病死?要我说,这太医院的医正也是吃饱了撑的慌,宫里的贵人们都伺候不来,竟是一月三次地跑那边,连这风大雪大都不怕了!”
“可不是,这外头的天可真是冷死了。”
都说“大孙子小儿子,老太太的命根子”,邱氏也不例外,向来都是对老二这一房颇有偏爱,宋嬷嬷又是她跟前得力的人,两人一唱一和,就是大半台戏了。
待二人都说完了,老太太才哼了一声,“以后这样的话可别说了,林医正哪里有这些功夫伺候她一个三岁的女娃娃,不都说了是八殿下的赏下的恩典吗?”
大太太就摸不准了,北街和南街那边一年到头都没什么来往,往年那边装模作样地留,这边也没有松口留下来,现在很显然是不太待见,难道说还要在那边吃年夜饭?
“娘,这年夜饭,要不还是回来吃,媳妇让人先备着,还是和往年一样!”
“吃啊,怎么不去吃?”周氏气冲冲地甩着帕子,好歹她还知道,去不去也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上前来,跪在老太太的跟前,殷勤地捶着腿,怂恿老太太道,“娘,要儿媳说啊,您是这家里的老祖宗,那贾氏这般不会教孩子,就该娘您去指点指点!”
“嗯!”老太太重重地应了一声。
第8章 势利(求推荐票)
近三更了,北街这边总算是把腊月二十九祭祖这一日在南街吃年夜饭的事情敲定了。
从屋子里出来,三房董氏重重地松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林如盛已经从书房回来了,他官居六品是和林如海一年考中的进士,同一个座师,当年选官的时候,是沾了林如海的光的。
董氏是商户之女,这一房又是庶出,在老太太的屋子里,是没有她说话的份,一些话也只有回来后好和自己的丈夫说。
下人们都被屏退了,董氏凑到了丈夫的身边,为靠在床头看书的丈夫揉着腿,“照妾身说,三嫂是从国公府出来的嫡女,妾身还记得当年嫁进来的时候那派头,十里红妆,羡煞了多少人,要说三嫂不会教女,妾身是怎么都不信的。”
林如盛放下了书,捉住了妻子的手,没让她继续,闪着眼睛,默了一会儿,才问起,“怎么好端端的,今年突然说要去那边过年了?”
董氏也不知道,摇摇头,“先开始是说还和往年一样,也是昨天突然就说起要去那边过年。”
“腊八节里,出了什么事吗?”
林如盛和老太太打的交道不少,很是了解这个人。她惯会钻营,一向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三哥翰林出身,学识满怀,但因性子耿直,在朝中多年,如今也仅仅只是从五品,在都察御史一职上一躺就是多年,虽清贵得罪的人也不少。
老太太因此,也多年不许这边与那边往来,说是不定哪天,那边惹的祸事就会牵连到他们的头上。也因三哥一直没有子嗣,老太太还说了不少酸话。
董氏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问题的关键来,最后只得摇摇头,“妾身也不明白,老太太屋里每逢有事我也只是听上一耳朵,来龙去脉不清楚的,若事不关己也总是不问,相公若是想知道,我明日去打听打听。”
“不必了!”林如盛一把将妻子拉上了床,“你这样就很好,一些事,该知道的,老天爷自然会让你知道。”
“嗯!”董氏也依旧还是不太甘心,想了想,就把方才在老太太屋里二太太说的话说了出来,“也不知二嫂怎么就那么大的胆子,老太太也不阻一阻,就让二嫂把那些话说了出来,万一传出去,也够咱们家遭罪的。”
那医正,是奉了八皇子殿下的命,才会去给三姐儿诊脉的,与二嫂,与这边有什么关系呢?孩子病了,没有过去问询一声,本就有些说不过去,居然还说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