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耿直忠心的大臣们发现,懒怠的太子殿下做了皇帝还和以前一样的睡懒觉后,齐齐来到他的寝宫,跪在外头请他起床。
没有亲爹娘帮忙打马虎眼,独自面对大臣们的死缠烂打的官家很是头疼。
因为他有个小毛病,容易心软,对于一心为他好的亲爹娘,大臣们,宫人们,他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刚刚开春的二月天里,一身儿厚厚的亵衣亵裤,睡眼惺忪的小官家很是无奈的从被窝里爬出来,站在他们的面前,念着五位辅政大臣的名号,“包大人,范大人,狄大人,韩大人,欧阳大人,诸位大臣们,都请起。”
“臣在。”大臣们板着脸一起回答,声势大的能把屋檐上的霜露震下来,却没一个起身。
官家皱着小眉头,很是不解的说道:“朝堂上的事儿,四位大人领着群臣,根据爹爹以前的要求拿主意就好,朕晚些去文德殿等你们。”
五位大臣听得目瞪口呆,皇上这是要做“昏君”啊,都怪他们以前看着他那无辜可怜的小眼神对于他的逃课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视一眼,满脸悲壮的大臣们高声回他,“陛下,你若是不去早朝,臣等就跪地不起。你若是用武力强行拉我们离开,我们就一头碰死在台阶上。臣等愧对大宋江山,愧对大宋百姓,愧对太上皇所托,万死不可惜。”
感受到他们的坚定,小官家白净的脸上全是迷茫和无奈,说好的贪恋权势的奸臣那?说好的恋权不撒手,每天争斗不休的托孤大臣那?为何他遇到的不一样?
因为新皇登基,特意留在宫里保护小官家的展大人远远的望着他被逼无奈的小可怜样,轻轻的笑了一下,温柔的好像邻家大哥哥。
早起服侍着太上皇用膳的太上皇后听闻儿子被逼着起床早朝,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太上皇抖着手用完了早膳,低声说道:“孩儿长这么大,除了祭祀的时候,就没早起过。”
太上皇后想到孩儿才十三岁的年纪,正是要睡够好长个头的时候,再想到当年太上皇十三岁登基遇到的艰难磋磨,眼里忍不住又有了眼泪。
压根儿就没想到爹娘对他的心疼,其实心很大的官家,打着小哈欠让宫人给他穿好朝服,任由“慈爱”的大臣们陪着他用完了雅致清淡的早膳,跟着他慢腾腾的脚步来到紫宸殿旁边的垂拱殿--作为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
一脸漆黑的包大人上前奏道:“启奏陛下,近日各地使节会陆续的进京拜见陛下,臣等要准备接见仪式,是否按照太上皇当年的规格?”
“睡眠不足”的小官家 眼睛半睁不睁,长长的眼睫毛挡住了眼里的光彩,也给他挡住了众位大臣的表情。想了想当年爹爹登基时候的规格,再想到爹爹经常叹息国库空虚,就慢吞吞的说了一句,“规格一样,但是赏赐取消。”
顿了顿,他又觉得人家大老远的来一趟,如果是带了厚礼来朝贺,应该给予表彰一下,就接着说道:“把他们的贺礼名单公布天下,让大宋百姓知道他们的诚意。”
知道他的“小儿天真”性情,根本想不到这是“吝啬和不满”行为的包大人再次庆幸自己的大黑脸,黑着脸答应了下来,“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