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要是好友问,春熙点头或摇头,说“是”或“不是”。
这是春熙剖视内心的第一课,人生第二重转折由此慢慢显露。
剧本上最初并没有这段剧情,所采用的伏笔也是静默无声的,全由女主角的眼神戏表达出来。
只是一来江兰宜主动要求客串加戏,二来导演也担心穆倾寒作为新人,难以表现出当中的微妙变化。
于是他便跟编剧商量着,加了这一段剧情,由静默画面转为文戏对话。
穆倾寒早先便看过剧本,对剧情台词几乎倒背如流,她知道这里该体现角色的挣扎变化。
然而她一天前还在春熙僵硬得如石头一样的人设剧情里找感觉,转头就要演绎那许许多多的变故压抑后的沉郁痛苦,一时没那么容易转过弯来。
再加上面前的人是江兰宜……
看着对面人的脸,穆倾寒能忍住眼角眉梢的抽动已经是很艰难,再要她把那个对自己满怀恶意的人当做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那就有点难为她了。
江兰宜脸上是如同戏外人前一样的笑意盈盈,看起来温柔大方,却唯独少了几分真意。
更别提她的台词功底,说是背课文都算是抬举她了。
中间不少明显的停顿磕绊,显然是根本没记住台词,全靠着自己临场发挥。
每当她对上穆倾寒的脸,甚至还带着几分咬牙切齿和明里暗里的嘲讽。
听起来不像是好友,倒像是一对仇人。
穆倾寒被这么一带,更是怎么也入不了戏,险些又习惯性的露出浅笑,崩了人设。
这么一段简短的剧情她们反复来了七|八遍,仍然没见到一点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