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日夜兼程,一路行云出山,涉水过溪。第三日晨起又行二三十里。路上行人渐多,皆往一处聚去。
秦孤桐四下看看,见路人个个挑担推车,不由好奇,便问道:“叨扰一句,你们这是去哪?”
路上行人都是庐巢城四周村民,早注意两位骑着高头大马的江湖人。听秦孤桐问话,争先恐后回答。
秦孤桐本就听不懂乡间俚语,又见他们七嘴八舌,顿时头大。连忙拱手,对着其中一人道:“这是去庐巢城?”
年轻村妇穿着粗布衣衫,背着一筐艾草,牵着女儿。女童五六岁年纪,绑着羊角辫,甚是可爱。听秦孤桐相问,那女童奶声奶气抢答:“嗯,我们去赶集,姐姐也去?”
秦孤桐见她口齿清晰不怕生,很是喜欢,又问:“赶集好玩吗?”
“好玩!”女童顿时眼睛发亮,续而笑得见牙不见眼,“有糖,甜甜的。”
秦孤桐见她缺个门牙,不由一乐。从腰间摸出一枚大钱,手指一拨,飞到女童兜里。她做的隐蔽,除了萧清浅,谁都没瞧见。
“去买糖吃吧。”秦孤桐低笑一声,催马离开。
人流攒动,只见入城,不见出城。不足两里路,行了半个时辰。待到庐巢城下,只见城头披红挂彩,红绸蓝旗遍插垛口,迎风招展。门前敲锣打鼓,伎乐伶人撮科打哄,精彩绝伦。
秦孤桐看了一眼,笑道:“真是来巧了,这般热闹。”她说完一愣,定睛审视,面露疑色,诧异道,“怎不见江湖人士?”
她们从西南一路而来,沿途各城各镇。不论禁不禁武,总少不了带剑背刀的江湖客。可这庐巢城外一眼看去,都是寻常百姓。纵有体型健硕的,也不像有高深武艺。
萧清浅见她诧异,解释道:“庐巢城小地偏,不在关卡要道。庐巢七侠于江湖有功,各派豪强都愿卖几份脸面,宵小们又招惹不起。”
秦孤桐还得再问,正巧轮到她们入城。她掏出两枚太和城的命牌递过去,守卫见之不接,瞥一眼点点头就将她们放入城。
正逢农忙之后,端午之前的集会。城中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好不容易寻到一处有空房的旅舍,秦孤桐也顾不得挑剔,赶紧住下。
入房将行李放下,两人净手洁面洗去风尘,坐下饮了一杯茶,方才缓和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