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他目送着福禄寿飞快传旨而去,转过身来,对着对面还在状况外的李令姜道:“阿韫,想不想看包饺子?”

“想啊,”李令姜莞尔一笑。“你包给我看。”

十天后,堆戈谷大捷的消息传了过来。

“也就是说,三天前这场大胜仗就已经打完了。但是因为道路迢迢,所以想现在才报到咱们这儿?”李令姜乐颠颠的问。

“然也,”李持明道。他挠了挠自己的耳朵,故作矫情的说:“看样子,得给咱们的斥候添几匹好马了,是不是?”

“言之有理。”李令姜十分配合的捧哏道。

“不过,你是怎么写想出来这个包饺子的法子的?”她问李持明。一边回头看了看墙上的地图。后者一笑道:“因为我复盘了倭寇这几日的行军路线后,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路过繁忙的大村庄或者镇子了。而堆戈谷外的那个小平原嘛·······”

他不说话了,眼睛狡黠的一转。因为卖了个关子而颇为得意的望向李令姜。李令姜对他做了个鬼脸,抬手拍了他一下。他这才吐了吐舌头道:“你一定是忘了。这堆戈谷,咱们四年前往两江去的时候曾经去过——不,应该说是路过。“

“有——有吗?”李令姜有些发愣,她实在想不起这么个地方了。

“有的。你看,我说这个你果然记不起来。我说古战场,你有印象吗?”

这三个字瞬间勾起了李令姜的回忆,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李持明的意思。瞪大了眼睛道:“原来就是那里!”

“对!就是那里!”李持明眉飞色舞的说。“堆禾谷外,有古战场,相传是前朝高祖立国之时杀敌方俘虏并埋尸建造万人坑的地方。故而那里土地虽肥沃,却终年阴风阵阵乌云密布,常年没有好天气。是以住在附近的农民依靠种地养活不了自己,都搬迁别处去了。古战场虽然看起来是个小平原,可却还不如一处贫瘠的盐碱地!”

李令姜忙不迭的点了点头,有些迷茫的望着李持明,依旧不明白这和堆禾谷大捷有什么关系。”所以——?“她试探着问,眼睛眨了眨。

“所以,他们在古战场平原根本得不到任何补给!但是如果折返回去,就必须越过平原东南方向的罗梦湖!罗梦湖是浙闽第三大湖,并不好渡。而且一旦他们折返回罗梦湖,在士气上必定有所影响。因为罗梦湖畔村庄的百姓必定已经因为害怕躲进了深山里,倭寇在罗梦湖也得不到物资补给。他们只能向前,也必须向前!”

“我好像懂了·······”李令姜喃喃道。“你的意思是说,各处都走不通,他们必须进入堆禾谷,因为堆禾谷里有森林,有森林的地方就有野兽,就有肉吃。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得到补给。所以他们必定进入堆禾谷。”

“没错!”李持明道。“而堆戈谷西面二十里,就是安泰军的前锋驻扎地了。”

后面的话不用李持明解释,李令姜已然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倭寇不熟悉本地地形,堆戈谷又属于深山老林。若是进入堆戈谷,人生地不熟的倭寇少说也得走上个四五天。但安泰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本就是当地部队。甚至李令姜若是没记错的话,白杜的老婆还是罗梦湖附近出身呢。这样一支熟悉地形的军队,奔袭二十里至堆戈谷设伏实在是再简单不过。古人又没有雷达和侦查技术,隔着那么大一纵山谷,倭寇打死也想不到安泰军竟然能这么快就跑到他们对面去。再配合从外地调来的精锐燕山铁骑和霹雳军·······

“这次是不是用了三三三战法?”李令姜突然问。

“那是自然,还有三连环阵。”李持明笑的很腹黑。

李令姜开心的大笑了起来:“白杜!真有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还有一更~

第119章 胁迫

“为灭倭寇,渔民孙二假意为其带路。又趁寇不备将之带入窄道,引入我军埋伏。开战时,倭寇匪首怒极,遂斩孙二之首掷于马前····

臣白杜泣告陛下,孙二为国,惨遭屠戮。庸碌人白杜泣请为孙二立碑立祠,以表其忠义,安其魂魄。“

李持明合上了白杜刚派人递来的奏折,轻轻的叹息着。李令姜蹲下身子仰头看他,发现他的眼睛红红的。

“传旨下去,”他轻声说。“按白杜奏请的,给浙北罗梦湖村渔民孙二立碑立祠,颂其忠烈!”

“你看,在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许很平凡,也许很安静,在很多事上他们不喜欢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但是当国难临头之时,他们总会默默的走上前去,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沉重的家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