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回答,鸦雀无声。不是没法回答,而是天子之怒,堂下的陈党知道如今这是一只羽翼渐丰的雄鹰,哪怕他的南方火烧屁股。可总不是堂上这些人可以在他面前造次的。
“朕不是傻子,”李持明平静的说。“朕知道,究竟是谁给这六千七百四十二个人提供了机会。买官的人靠钱,卖官的人靠权。从前权钱交易,沆瀣一气,鱼肉百姓,一路畅通无阻。如今朕花了三年时间,把这条畅通无阻的路给弄断了。”
“朕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裴效先更不必觉得。”
“陈阁老,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下朝了,大臣们缓缓离去。李持明孤伶伶的站在大殿上,他回过头去,看见了身后梁上高悬的黑金匾额——“海晏河清”。对着那块巨大的匾额眨了眨眼睛,李持明苦笑了一下,一滴泪落在了他脚下鲜红如血的地毯上。
三天后,一首童谣开始像爆炸一般在全京城横行:“君所言,不值钱,诓百姓,为骗钱。朝令夕改笑掉牙,肥了天子贫了田·······“
第118章 开战
“你不用替我辩解了,我确实是在强词夺理。”李持明说。
已经是深夜了。李令姜把李晞哄睡了,为小朋友曳好被角。她轻悄悄的走出了李晞的卧房。外面的小房间里,李持明正坐在榻上低头沉思,面前摊开一副小型全国地图。浙闽的地界上被放了几个小小的红色六面骰,正微微晃动。李令姜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你不是强词夺理,你·······也算是说出了实话。捐官本来就不对。”李令姜说。她想伸手去拉一拉李持明的手,可又不好意思。于是只好把两条胳膊架在桌面上,抬起头用明亮的眼睛看向那迷茫痛苦的男人。
“捐官的确是错的。但朝廷当初用他们,如今又把官位收回来。于道义上来说,朝廷算是背信弃义了。童谣里那样说我,也不全是污蔑。”李持明淡淡道。
李令姜却还是不认同。她摇了摇头,终于还是伸出一只手去拉住了李持明的手腕。“持明,不是这样的。你想一想,你让朝廷收回了被他们买走的官,你说朝廷和你是背信弃义。可你想过吗,为什么他们那么执着的要买官呢?陈惟衷卖的官也好,你和裴效先卖的官也好,不管谁那里有官,这些人都会立刻闻风而动就像追着点心跑的苍蝇。他们干嘛非要买这个官?他们买这个官干什么?”
“更别说,你刚一宣布止捐令,东南立刻就闹了起来——是,我们知道是东南巨贾买通了倭寇上岸。但是这消息传播的未免也有些太快了吧?”
李令姜的声音很理智,是学者黎佳韵式的口吻。这话成功让李持明抬起头来,同时用恍然大悟的眼神看向了她:“你是说,那边早就期望一个契机可以让他们闹起来了。闹早闹碗,不过是时间问题。”
“正解,”李令姜说。“就像一个脓包。迟早是要破的。不过是个早晚的问题。你把一个必然发生的问题过错全部归咎于自己身上,这不像你。你不是这样的。”
李持明颓然的低下了头:“可现在,因为我当初那个头脑发热的捐官令,带来的灾祸却要百姓去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