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事重重的坐上了马车,径直往皇宫去了。车轮咕噜咕噜的响着,李令姜又在想:“李持明说太后那边他会说服,也不知他行吗?”
车行至皇宫,李令姜下车步行至南书房等候。其实按理说李持明赐她入朝议事之权,此时她是可以上乾和殿的。但李令姜想了想,觉得自己暂时还是不要过于招摇的好,免得陈党的人现在不说话,等风头过了又鸡蛋里挑骨头,平白的让李持明为她浪费口水。反正去南书房议事也是一样的——如今的早朝已经沦为了沉闷的例行公事,陈党被李持明那一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操作吓到了,最近安静如鸡收敛锋芒不敢造次。但李令姜知道他们肯定不甘心,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借机卷土重来。新提拔上来的围读会官员又不敢在朝堂上太过高调,害怕陈党找茬秋后算账。李持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近来大事,基本上都放在南书房商议——那时候陈党的人已经走开,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偌大一个朝廷,因为陈党这根搅屎棍弄得人人自危,不敢在公开的大殿上发表意见·········真是憋屈啊·······”
李持明如是说。但他也没办法。大事未成,舆论并未完全倒向他。就算让他现在把陈党通通定罪下狱,他也要背负骂名。民心尽失。后面再想推行改革也会困难重重。所以条件不成熟之时到底还是小心谨慎一点好。
李令姜没想到,命运在她第一天上朝就送了她一份“大礼”。
当时,她正和李持明以及围读会众人在南书房议事,新近刚升了兵部员外郎的齐尚哲提出了新的军屯办法,李持明颇为赞许。他夸奖了齐尚哲,着令让他去督办此事。刚刚转过脸来准备对裴效先说什么,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沉闷悲怆的巨响。众人侧耳一听,是钟声。
确切的说,钟声连敲三次,一次两下,那是报丧的钟声。
李持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缓缓站起身来,眼睛还望着南书房窗外灰色的天空,口中轻声道:“——听起来是太后的慈安宫那边传来的·······福禄寿,你亲自去,去给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福禄寿领命,然而还未走出南书房的院子,太后那边报丧的太监就已经赶到。白色的报丧文书被递到李持明手里,太后薨了。
太后是突然薨逝的。因为李持明当天早上下朝后还去她那边请了安。他们虽非亲生母子,但经过这几年的相处,太后也看出了李持明是一心想要继承宪宗遗愿,真心想要为国做事的。故而早已对李持明放下了当初的成见,用对待晚辈的态度去对待他。太后张氏是个性情严肃的人,平日里有些不苟言笑。诚然她有时候对李持明说话不够和蔼可亲,但这并不代表她反对李持明。哪怕是李令姜,因为几年前的“请封事件”给太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经过这几日李持明诚恳的劝说,太后也已经松口。就在今早李持明请安的时候,她老人家刚刚同意授予李令姜公主头衔,并托李持明给李令姜带话——既然身为公主,就要担起公主的责任,好好为皇帝分忧,举荐贤达,肃清陈党,整顿朝纲,让大燕快些从党争和贪腐的泥潭里走出来。
没想到,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知人善任的老太太,就这么毫无预兆的突然暴毙了。
第100章 查案
李持明怒不可遏。他几乎立刻就断定了太后一定是被人蓄意谋害的。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太后的死,最后结果肯定是冲着他来。所以他决定暂时秘不发丧,让人好生照看太后的遗体,同时封闭宫门,要求立即彻查究竟是谁谋害了太后。几个时辰过去了,慎刑司和杵作、以及太医院的人一起来报。太后死于断肠草中毒。而断肠草这种绝世毒物是怎么进入到太后身体里的。他们一筹莫展。
所谓断肠草就是葫蔓藤,葫蔓藤多样,品种可达四十种之多。而这其中有二十种都有毒,二十种里又以钩吻最毒。李令姜在现代读武侠小说时见过这种东西,当时心生好奇便去查了资料,依稀记得葫蔓藤生的十分可爱,花朵娇小叶片秀气。此时眼见御医和杵作们都束手无策,她脑中灵光乍现,上前对李持明道:“皇兄,让阿韫去太后寝宫看看罢!”
在太后的寝宫,李令姜了解到今天太后薨逝前做过的所有事情,包括和李持明共进早膳——二人所食用食物一模一样。以及在早膳过后读先帝留下的诗作手稿半个时辰,又到院中散步赏花,最后让人召教坊司的评弹好手来慈安宫为她弹唱了一卷评弹名作《两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