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身离开了,肩头的红披风在春日午后的阳光里翻出汹涌浪涛。
李令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傍晚,一轮黄澄澄的太阳,散发着浅橙色的光挂在乍吐新芽的柳树梢头。她坐在这间没见过的屋子里看向窗外,感到十分困惑。一时间还以为自己是又穿越回现代了。仔细一看才发现身上还穿着软甲,只是地方换了而已。她站起身子,觉得自己脑袋昏沉又重的很。步履蹒跚着打开了门,她问站在门口的婢女:“姐姐,这是哪儿啊?”
被她喊了姐姐的婢女吓了一跳,立刻扑通一下给她跪下了,口中大呼不敢不敢,郡主折煞奴婢了。李令姜直安抚了她们半天,方让她们安静下来,老老实实的告诉自己:“这儿·······这儿是甘宁总兵邓大人的家宅·······”
未几,邓虎臣的老婆闻讯赶来。一个三十出头的丰腴女子,细眉细眼,说话豪爽泼辣,一看就是西北女子的范儿。她善解人意的安慰了李令姜,表示是陛下亲自把她送过来的,请她在此地安心等候。陛下打赢了察必人,定会凯旋班师。
好嘛·······原来是被耍了······李令姜忿忿的想。她悻悻的坐回屋子里,垂着头生闷气。邓夫人是个好脾气的,当即让厨房给郡主呈上本地特色小吃来安慰郡主。霎时间,仆婢们就像变戏法似的把牛肉干石子饼蜜瓜酿摆了一桌子。邓夫人还兴冲冲的对着李令姜说:“郡主想不想尝尝咱们本地的名菜——香枝烤羊排呀!臣妾让人给您安排去!"
"不了,谢谢,”李令姜蔫儿蔫儿的说。“谢谢您的一片好心,但是我真的不饿·········邓夫人!”她忽然抓住邓夫人的手道:“我只想知道,陛下和总兵他们,还有霹雳军和翃兵·······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原本能说会道的邓夫人立刻呆滞在了原地,讷讷的低了头道:“臣妾······臣妾也不知道······”
她回过头看了一眼已经溜到柳树脖子上的夕阳,沉重的叹了口气道:“那边半点儿信儿都没有······也不见斥候来报战况······唉········”
许是想到了李持明交代她的话,她又忽然振作了起来,笑意盈盈的对着李令姜道:“郡主!您别急!没事儿!这打仗啊,它就是这样,有时候半天不传信儿来,一传就是个大信儿!您等着看好啦!这回肯定是大捷而归!”
李令姜不说话了。夜色已经开始在沉默中渐渐覆盖这座边境小城,远去的男人们却半点儿消息也无。此时此刻,一切宽心的安慰话儿听上去都是那么的的苍白。
临近子时的时候,李令姜依旧不肯去睡。邓夫人也担心丈夫,虽然她已经担心了很多年了。但也陪着李令姜一直坐着。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闲话。邓夫人发自肺腑的说:“我是个粗人,什么也不懂。从前听人说陛下宠爱永嘉郡主,我心里还不明白这是为何,今儿我算是见着了,天底下哪个女子能为陛下做到这份儿上呀!郡主,您对陛下的一片赤诚,真是可以拿来垂范天下了!”
她本意是恭维李令姜。可这话听到李令姜耳朵里,却又听出了另一番意思。勉强笑了笑,李令姜并未答话。邓夫人打了个哈欠,是困极了的样子。外头传来的扣门声。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邓夫人以为是报信的人,登时惊喜的跳起来道:”谁呀!
原来是她才五岁的小儿子在婢女的陪伴下睡醒了一觉,居然没看到阿娘在自己旁边。便闹了起来。婢女慌慌张张来报,李令姜说:“邓夫人,你回去陪孩子吧!我不会乱跑的,你放心。”邓夫人爱子心切,听了这话便立刻谢过,起身忙不迭的跑走陪孩子去了。
李令姜回过脸来看着面前的灯盏,红色的蜡烛,烛泪一滴一滴的落在了灯盘上。她凝望着那轻轻跃动的火光。在橙红的光芒里依稀看见了李持明对她露出微笑。李令姜忍不住轻笑出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道:“果然是困了,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她慢慢伏在了桌子上,把脸换了个方向,正好可以看到隔着一层窗纸的窗户外,隐隐有皎洁的月亮落在树梢上。她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了一个场景——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起坐在一棵粗大的老树上,两个人并肩坐着,抬头看月亮。少年说:“你看,月亮里有一片阴影,那个就是仙子住的地方,仙子养了一只兔子,叫做玉兔,特别特别白。”
少年是个很俊秀的少年,瓜子脸,桃花眼。他一边说,一边扭过脸来看小女孩,眼神是如此的专注,甚至让李令姜都觉得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