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弄你那块破地了,好好的院子,都被你挖成什么样子了?说不定,那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还有几天就烧灶了,你也不来帮帮我。”周氏给傅折桂打了一盆水进来,唠叨道。
傅折桂这才想起,自己这几天沉迷挖地的事情,竟然把烧灶也就是乔迁宴的事情给忘了。
一边洗手,她一边笑道:“先不挖了,我换换脑子。烧灶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日子就定在四天以后,十二月二十日。再晚一点,大家就该准备过年了,这个时候,大家正好都有空。
我请了专门制作宴席的师傅,说是要二两银子一桌,贵是贵了点,可是人家说了,保证做出的席面大家都得称赞,你觉的呢?”周氏把毛巾递给傅折桂。
傅折桂接过毛巾擦了擦手,这种事情,“那就这么办,难得家里有喜事。”
周氏满意了,“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请人了。傅家这边人丁单薄,也没几个可以请的人,你爹那天想了半天,也就想起几个远房亲戚,还不知道人家是不是还住在那里,是否会来。
我这边的亲戚就比较多了,我一会儿说一下,你记下来。”
傅折桂坐在炕桌边上,拿起纸笔,“好,你说。”
周氏仔细的回想着,争取不漏掉一个人,傅折桂耐心的等着、记着。
不一时,她这边的亲戚也全都列好了,周氏问傅折桂,“朱先生一时半会回不来吧?”
朱先生?傅折桂心中一动,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她怎么把朱先生给忘了,他可是有大学问的人,要是他在,一定知道这土到底有什么奇异之处。
只是,“朱先生说过完年才会过来,这次肯定赶不上了。”
“哦。”周氏有些失望,突然又问傅折桂,“李家那边还用请吗?”她说的李家自然指李大郎家。
这个,按名分来说,李家跟傅家现在是没什么关系的,可是上次傅折桂的茶楼开业,她没请张氏,张氏就自己来了,这次再不请,好像也有点说不过去。
“你说呢?”傅折桂把皮球踢给了周氏。
“我说啊,要请。你这孩子也真是的,上次和离,也不问清楚就和离,弄的我们还真以为李大郎是那种薄情寡义的人呢。好好的一门亲事,差点被你耽误坏了。”周氏见过了李大郎,也听了他的解释,早就原谅了他,自然盼着他跟傅折桂能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