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子以前没人住,这榆钱没人摘,是比别处的好很多。”李三郎赞叹了一下,摘下一大枝鲜嫩的榆钱扔给杨翠翠。
杨翠翠接了满怀,满脸的欣喜。
接了一会儿,杨翠翠也放开了一些,开始给李三郎提条件,“那边那枝,对,就是那枝,长的比较好。”
李三郎全部照办,有时,还会故意逗杨翠翠,问她到底是这枝还是那枝。摘到以后,他还故意扔到杨翠翠的头上,惹的她笑颜如花。
好一波狗粮,傅折桂站在一边看着他们两个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就好似打了柔光一样甜蜜互动,深深的觉的摘榆钱这个活动不适合她,简直暴击一万点伤害。
哎,难道春天真的来了?
抱着一大串榆钱回家,傅折桂决定回去好好补补血,今晚一定要好好弄一顿榆钱大餐,来好好享受一下。
榆钱,外形圆薄如铜钱,故而得名。又与“余钱”谐音,有吃了以后便有“余钱”的说法,所以每到春天,大家都会摘榆钱吃,尤其小孩,更以此为乐。
榆钱有种淡淡的清香,还有稍许甜味,摘下来洗净就可以吃。若是按照这里的做法,把榆钱跟豆面混合在一起,或是上屉蒸,或者放到油锅里面炒,也十分好吃,傅折桂决定做一点。
还有,现在是晚上,傅老秀才又大病初愈,不宜吃太油或者太硬的东西,最好做一点粥或者汤才好。
心中有了计较,傅折桂立刻行动起来。
稀的,就做榆钱粥。在锅里放一点油,加入葱花爆香,再倒进去水跟小米煮沸,等到小米软烂了,再加入榆钱煮五分钟,一碗黄绿相间喷香扑鼻的榆钱粥就做好了。
至于干的,傅折桂做了三种,榆钱蒸饼,就跟大家的做法差不多,只是比大家做的要精致一些,最后出锅的是一盘手掌大小绿绿圆圆的小饼子,散发着榆钱跟豆面特有的阵阵香气。
榆钱鸡蛋饼,将面粉跟鸡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以后加入榆钱,调好味道,摊成薄薄的饼。滚烫的油,薄薄的饼,没一会儿,那饼就被煎的两面焦黄,透着一股焦香。
三鲜馅的馅饼,春天的第一把韭菜,又细又嫩,韭菜味道十足,把韭菜切碎,跟榆钱、鸡蛋混合在一起,包上面皮下到锅里一煎,馅料全是汁水,面皮酥脆焦黄,看着都流口水。
放好桌子,周氏要起身帮忙拿碗筷,傅折桂按住她的手,“今天谁也别动,这几天都是你们在照顾我,我正该好好做一顿饭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