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这件衣服去吃喜酒肯定会被人议论,可是重新做一套衣服,她又舍不得,正是为难的时候,她看到了李记洗衣坊。若是这洗衣坊能把她的衣服洗干净,她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洗一件衣服,要多少钱啊?”她问。
“薄衣服十五文钱,厚衣服三十文钱。”傅折桂道。这个朝代,做一件普通的春装大概要二三百文钱,这十五文钱看起来多,但洗一次衣服相当于让衣服翻新一遍,一般人都知道该选哪个。
十五文钱,一斤猪肉的价格,冯氏觉的自己还能拿的出,就道:“那你们等着,我这就回去拿衣服。”
有了她带头,众人的心思活络起来。有的想起了自己压箱底那件非常喜爱却旧了的衣服,有的想起自己一直洗不出来的衣服,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回去取衣服。
洗衣坊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
李二郎一边接单,一边佩服傅折桂。他还以为傅折桂定这么高的价钱,没人会来呢,结果,生意出乎意料的好。
普通人洗衣服,就像以前的傅折桂,大冬天泡在冷水里,从白天洗到晚上,一个月也就赚三四百文钱,而他们,只要洗三十件衣服,也就半天的工夫,就能赚到这么多,这不可谓不神奇。
这大概就是傅折桂所说的那个,李记洗衣坊不是赚辛苦钱,而是走什么精品路线,赚……哎呀,傅折桂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李二郎高兴的都想不起来了。
傅折桂站在一边,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就怕今天冷场,幸好,这结果还不错。
这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不过,还不能大意。她定了定心神,开始跟李二郎一起收衣服,并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他们只是洗衣服,并不是真的把衣服复原,所以那种布料不行了的衣服,千万不能接。万一他们一洗,那衣服碎了,这算谁的。
其次,一定要确认好衣服的完好程度,还有里面是否有其它贵重东西,防止贵客以此讹诈他们。
还有……
傅折桂跟李二郎如此认真,那些顾客非但不觉的麻烦,还觉得他们受到了重视,更加愿意相信李记洗衣坊,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
将衣服收回到李家,张氏立刻按照傅折桂教的办法,将衣服分门别类,然后小心的清洗。一条流程化的链条快速运转起来,李家人忙的不亦乐乎。
第三天,第一批衣服洗干净交到顾客手里。那衣服被洗的干干净净,熨烫的整整齐齐,顾客自然是满意至极。